父親的領悟:真正的大師是我兒子

多看人優點,則你是聚寶盆。多看人缺點,則你是垃圾桶。

德國青年蔔勞恩,又一次失業了。

大街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工作。情緒極度低落的蔔勞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將身上最後一塊錢換了酒喝下肚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可是,家裡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厚望的兒子”克利斯蒂安”並沒有給他爭氣,他的成績居然比上學
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利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便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
了。

當蔔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

他習慣性地拿起筆補寫昨天的日記:
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楣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麼盼頭?

蔔勞恩來到兒子的房間,打算叫兒子起床,但”克利斯蒂安”早已經自己上學去了。

就在此時,蔔勞恩突然發現兒子的日記本忘記鎖進抽屜了,於是他便忍不住好奇,看了起來:
5月6日,星期一,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我晚上將這個消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麼會是這樣呢,自己明明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麼變成深情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呢?

蔔勞恩好奇地翻看起兒子以前的日記:

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
小提琴。

蔔勞恩又是一驚,趕緊拿起自己的日記本來看:

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提琴,本想多睡一會兒,又被他吵得不安寧。如果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破提琴不可。

蔔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已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安,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從此,蔔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起來。

他日記裡的內容也完全變了:

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哪家單位聘請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5月8日,星期三,今天我終於找到工作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

但我想,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巨匠埃‧奧‧蔔勞恩。

蔔勞恩於190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曾經在工廠當過鉗工,給報刊畫過漫畫,為書
籍畫過插圖。而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連環畫《父與子》。

後來有人問蔔勞恩:”聽說您是因為一本日記改變了觀念,並成了大師?”

蔔勞恩說,是的,確實是因為一本日記,但需要聲明的是:

那個大師不是我,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克利斯蒂安。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忠謀先生對學習的看法

張忠謀先生對學習的看法地點: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二樓201室主辦單位 : 新竹西北扶輪社--新竹西北國際科技基金會我們總認為在學時間才是我們的學習時間,以我個人為例,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

加 上博碩士五年,算一算也有二十一年的時間待在學校,那我到底在學校學到什麼東西?「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 宴。」這句話可以形容我前後21年的求學生涯。二年前,我開始動筆寫自傳,參考了很多昔日留下來的資料,以及三十多年前自己寫的博士論文,結果卻發現很多 地方看不懂。

後來再重翻過去讀的滾瓜爛熟的大學工程教科書,竟也不太看得懂。當我回顧這幾十年的工作生涯,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過去在大學、研 究院所學的20-30%,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幾乎等於零。因此當我說學校生活是「一場可帶走的盛宴」時,指的絕非謀生知識的學習。「一場可帶 走的盛宴」這句話出自作家海明威之口,他曾說:「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我自己分 析有三個原因:第一,在學期間是培養求知心最好的時候,換句話,你要把握機會多方面培養興趣,無論是文學、藝術、科學都行,這就是一種求知心。第二,你必 須培養學習的習慣,包括終生學習的習慣。如果年輕人在學期間既沒有培養求知心,又沒有培養學習的習慣,我認為他是在浪費時間,那麼就算他考試考得再好,教 科書背得再熟,我都認為沒有用。

第三,培養「思考能力」。學習只是一種input,如果沒有經過內化(internalize)的過程,去發展出自己的思 想,那不叫思考。求知心及學習習慣是兩項基本能力,若沒能在求學階段及時培養,完全是虛擲光陰。至於思考能力則是更進一步的能力,如果想做些與普通人不同 的事,非具備此能力不可。事實上,普通人常掛在嘴邊的「活到老,學到老」,並非我所認同的終生學習,因為每個人所堅持的終生學習絕非是泛泛的「活到老,學 到老」,而是必需具備「有目標」、「有紀律」、「有計畫」三項要素。終身學習的第一要素 ─ 訂定目標終生學習必須設立長期目標,也可稱做終生目標,同時也要有長則幾年、短則幾天的短期目標。舉例來說,我認為每個人都需定下「一定要能跟得上所屬行 業」的終生目標,不論是醫生、科學家、工程師,都要跟得上該行業的最新潮流。像我自從出校門後,就一直待在半導體業,因此我所立的終生學習目標,就是要跟 上半導體業的發展。當我處在技術的領域,我就要求自己要跟上技術的最新發展,後來轉往業務領域,我的目標就換成要跟上半導體各項業務的發展。

假如你在銀行 界工作,能否想像30年、40年前畢業的銀行家,即使是最好學校的畢業生,日常所處理的業務也只不過是存、放款,發行政府公債、賺賺其中的差價罷了,十分 簡單。我在美國做事的前十年,常有人跟我說,銀行家是最容易不過的行業,每天下午3點鐘就可以下班打高爾夫球。然而物換星移,現在銀行業的情況與過去相較 有天攘之別,因為目前錢可以跨地區、跨時區流通,所以銀行業開始受到全球金融的影響,再過幾年,我相信網際網路對銀行業的轉變將造成更大的影響。倘若你不 能隨時跟上最新發展,我看你的不用10年、15年,就會面臨失業的危險,而身處科技、工程領域的人,職業壽命更短。我踏出校門時,根本不認識 Transistor(電晶體)這個字,這不是因為我無知,事實上當時很少人了解電晶體。但是過不了幾年,情況丕變,很多人全都知道電晶體的存在,可見知 識是以很快的速度前進,如果無法與時俱進,就只有等著失業的份。因此,人人都該抱持職業壽命目標是:「無論身處何種行業,都要跟上潮流」。

至於短期目標, 範圍則大得多,因為它可以是興趣,也可以與工作職務的調動相結合。當一個工程、技術、或研發的人才,被拔擢成為經理人時,他開始需要涉獵財務、行銷等其他 相關知識,如果原本沒有這些知識基礎,就要盡快設立短期目標,在未來半年內盡量地學習。這是必要的學習階段,倘若不這樣做,新職務可能無法得到完全發揮, 這是每個人在工作上可以經常設定的短期目標。提到興趣,以我本身為例,有一次我無意間發現,法王路易十四與清朝的康熙皇帝竟身處同一時代,他們可能不知對 方的存在,但二人都同是盛世,因國情不同,導致後來發展殊異,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因此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努力研讀兩人的歷史。而在音樂方面,我建議對馬勒 音樂有興趣的人,可以把馬勒的其他曲目也拿來聽一聽,只要是有音樂底子的人,不消幾個月就可成為專家,因為馬勒的作品並不多,不像貝多芬,至少要2年的時 間才夠。

以上所指的是業餘的興趣。如果你對小說有興趣,也可以針對某個時代、某個小說家的作品,從事短期的研究。我個人回到台灣已經14年,由於在美國住 了30多年,雖然平日喜歡閱讀中文書報,一時之間對久違的中國社會仍然無法全盤認識,我心想既然要回來做事,就一定要深入了解,於是我立了一個短期目標: 要在2年內充份了解台灣的政治及經濟。後來發現,我的野心實在太大了,二年的時間根本不夠,我就把時間延長3年,但是直到現在,我對台灣的政治及經濟還是 不太了解,這項短期目標就變成我的終生目標。終身學習的第二要素 ─ 有紀律終生學習的第二個要素是「紀律」,也就是你對學習要下決心,決定要花多少時間來從事終生學習,因為學習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情。以聆聽為例,其實傾聽 別人講話也是一種學習。

聆聽的要訣首先要「專心」,我在交大授課時,曾用一小時專門闡述「專心聽」的技巧及重要性。一般人的觀念是大家要盡力培養口才,卻 忽略了聽的能力對一個人的發展,比講的能力更重要。根據我的經驗,如果聽者能完全了解講者所說的內容,那他聽的效率是100%,可是大部分人的效率卻連 50%都達不到。想藉由聆聽得到學習效果,第一個必要條件是專心聽以提高聽的效率,第二個重點則在於你是否能將聽到的內容,經過內化 (Internalized)的過程。我隨身攜帶一本小記事簿,這是我的學習工具之一,每當我聽到一些好觀念及資訊,一定隨手紀錄下來。本子的大小需要講 究,太大太小都不恰當。這樣做的好處很多,譬如為了知己知彼,我十分注意客戶的財務報表,資料來源很多,因為所有美國上市公司都會對外提供財務報表,另外 也可以從Wall Street Journal得到相關訊息,但是這些資料,如果你沒有真正記下來,沒有經過消化,還是沒有用。我有一本標準型筆記本,我在家看財務報表時,一看到重點就 趕快記在筆記本,之後每個月或二週溫習一次,就像溫習教科書一樣,這就是internalize的過程。

當然你不可能百分之百記得全部的內容,可是你一定 不會漏掉重點--例如客戶是不是要垮台了?還是成長得很快﹖這你絕對會記得。有時當我與客戶談話時,他們往往很驚奇為何我知道這麼多事,我就跟他們說,這 些都是公開資訊(public information),只是別人沒有注意到罷了。終生學習必須有紀律、花時間、嚴肅看待。好的終生學習,絕對會影響生活習慣,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每 天會盡可能看書2小時,閱讀的內容可以是與工作相關的資料,或是客戶的財務報告,也可以做純興趣的閱讀。像我閱讀清朝、法國的歷史,聽聽馬勒的音樂,年輕 時每天花4小時,現在年紀大了,只花2小時,周六、周日兩天加起來也有8、9個小時用在看書、聽音樂。這樣一來自然不熱衷應酬,因為有更具樂趣的事情可 做。至於運動,我覺得打爾夫球的運動效率不高,不如每天在跑步機上跑步半小時,這是最高效率的運動,運動量相可抵高爾夫球的好幾倍,可見終生學習的紀律真 的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終身學習的第三要素 ─ 有計畫終身學習的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要有計畫,學習如果沒有計劃就會事倍功半。

所謂的計劃是先設定你的長、短期目標,你要看什麼書、讀什麼雜誌、報紙,或是 要跟誰說話都要有計劃。尤其是跟誰講話一定要想清楚,因為生活習慣也跟平常接觸的人具有密切關係,會決定你的交友圈,因此對要認識哪些人也要訂出一個方 向。像我對經濟、趨勢的議題一直濃厚興趣,因此交往的朋友常是學術界、經濟界人士。不過跟這些專業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礎,不然彼此的談話很難出現 交集,也就毫無樂趣可言。至於認識這些人的方法,是先打聽好這些人出現的場合,找機會跟他們認識。根據我跟一些經濟學家互動的經驗,常發現報紙上對一些國 際知名經濟學家的言論報導常有出錯之處。

為什麼我能發現﹖因為我有興趣,平常多有涉獵。此外,回學校充電也是必要的,即使很忙,每年也應抽出一、二個星期 到學校聽課,即使不是正式的上課,也可多參加研討會,一年五到十次,聽的時候要嚴肅地做筆記,才能學到東西。總之,學校是培養求知心、學習習慣及思考能力 的地方,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個人並不需要進大學,更不需要進研究所才能培養出這些能力。我們常看到一些從學校半途出家的人依然能做出一番大事,而且他 的思想、學問比接受正常教育的人來得好,這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終生學習習慣。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何鑑定一所學校的好壞﹖一般的答案是師資好、設備 好,在我看來,這倒是其次。我認為一所學校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有好同學才能培養你的求知心、良好的學習習慣,思考能力。如果有人踏出校門許久,還在談論自 己的學校,除非你那時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那才值得懷念。倘若只將學校當作一個吸收知識的地方,我是不覺得有何懷念的價值。

過去常看到一些四、五十 歲,甚至六、七十歲的人,喜歡說自己出身某某名校,每次聽到這種言論,我總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給我一種「這些學校很難進」的感覺,換言之,他們將那幾年當 成生命的巔峰,以後就都在走下坡路。你會發現,那些會把名校掛在嘴邊的人,他生命的顛峰歲月往往真的就只在考上一所好學校。在座如果誰有此習慣,我勸你最 好早點戒掉。我今日的演講到此結束,有問題歡迎大家提出討論。Q & A:Q:董事長畢業於哪個學校﹖A:我是MIT的學士、碩士,史丹佛的博士,MIT並不是一個值得懷念的學校,這句話我當著MIT校長面前說過,他給我的 回答是:現在的MIT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已經能令人懷念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過去的MIT並不注意培養一個人的求知心、學習習慣、或思考能力,除了技術 以外,其他領域的通識教育寥寥可數。我自己的求知能力是在哈佛培養起來,在哈佛的那一年絕對是我生命中可帶走的盛宴。到了MIT以後,除了工程以外,我覺 得這個學校實在很單調、無味,而且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日後在工作上用得到的地方實在是很少,反倒是在哈佛以及在中學所培養出的好奇心對我來說才是非常重 要。

Q: 美台之間的企業文化有何不同﹖A:有二個主要差異點,一是地區的分別,另外更重要的是時代的分別。當美國的企業文化已經邁進二十世紀的下半階段,在台灣, 除了少數的高科技公司之外,大多數的企業文化卻仍停留在二十世紀初期。目前台灣傳統的家族企業文化,可以在二十世紀初期的美國找到,台灣只是晚了幾十年而 已,但台灣的變遷迅速,現在科學園區的企業文化跟美國高科技公司相比,已經不遑多讓。雖然其中有一些地區性的差別,但是並不重要。以放假來說,台灣很少人 度假(vacation),但假日(holiday)很多,美國人則是習慣每年計劃二、三星期的長假。另外,一般人總認為美國的企業文化崇尚參與式管理, 台灣則是強權專制式的管理,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地區的不同,不如說是時代的因素,因為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期也是專制式的管理。我最近閱讀1866-1946年 間,老福特(HenryFord)管理福特汽車公司的做法,發現他完全採取強權管理,跟當今台灣家族企業的管理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老福特認為自己對員工 很好,因為他在1920年代,首開全美風氣之先,將工人的工資從一天2.5美元,提高為5美元,並在公司內部成立員工福利部門,如果員工生病,該部門會派 專人探問或送花,任何員工的婚喪喜慶,福利部門的人也會參加,也就是把員工當成自家人看待,這跟台灣目前許多家族企業的做法如出一轍,只是時代至少差了五 十年,但是台灣進步的速度很快。1985年我剛回台灣時,那時台灣的科技業尚不發達,仍是傳統的家族企業當道,那時候台灣的企業文化落後美國六十年;到了 1999年,我發現園區的科技文化,跟美國的科技文化已經沒有太大的不同,就連傳統工業也在蛻變中,現在跟美國頂多差距三、四十年。台灣以十年的時間趕上 三十幾年的差距,再過幾年,也許就不分軒輊了。此外,敘薪制度(compensation)也是文化差異的一部分,關於這點,也是時代的因素大於地區的影 響。

我幾十年在美國親眼目睹,compensation制度從以salary為主,變成以bonus、股票為主。1985年我剛回國時,台灣還是以 salary為主,當時在美國,股票、bonusl敘薪制度已經十分盛行,算一算,台灣落後美國二十年。但是台灣急起直追,目前台灣的 compensation文化已經等於美國1990年的compensation文化,換言之,股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必須強調這是時代而非地區的因 素。
Q:請董事長闡述思考能力的培養方法。A:我一向提倡苦思,思考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對我來說,思考能力就是很苦地去想一件事情,但之前必須要有準備, 也就是要準備完備的資料,不然一定會成效不彰。所謂的思考資料來自你平日的學習、閱讀書籍、報章雜誌的心得,並將之內化的結果,然後再進入苦思的階段。

所 謂的苦思就是要放下手邊一切事務,專心地想。有人邊思考邊聽音樂,這對我來說絕對行不通。總之,思考第一要先有資料,沒有資料的輔助,絕對想不出什麼好東 西。

Q:面對當今的聯考制度,許多父母常面臨兩難,不知是該重視小孩的課業,還是該鼓勵他們培養興趣及對知識的好奇心?請問董事長的好奇心是來自學校還是 家庭的引導﹖A:二者都有。學校跟家庭教育一樣重要。現在許多高中生認為考取一間好大學是他們讀書的唯一目標,而念大學的唯一的目標則是拿到文憑,這完全 喪失求學的意義。我認為教育制度應該要改,而家庭則也在其中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儘大家對教育制度的不滿聲浪日益高漲,但也有相當多學生即使身處此制度, 仍然培養出終生學習的習慣,可見只要有心,制度並不能封殺所有人。當然,制度如果能進一步改善,促成更多人領略學習的樂趣就更好了。

Q:我是一個老師,想 請教董事長,教大學生到底要注重深度還是廣度﹖A: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廣度應該優於深度。可是這有例外。如果有學生對某 門學科有特別的天賦與興趣,並已立下日後的目標,他在大學就應該往深度鑽研,像李遠哲院長就曾經說過,他在中學時代就已經確定要當化學家,但像我這樣的 人,在中學時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志向,所以在大學最好廣泛涉獵,把深度留到碩士、博士階段。我很欣賞長春藤名校的通識教育,可惜的是,只有長春藤名校 的學生可以藉通識教育的訓練,在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如果其他學校的學生依樣畫葫蘆,卻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我以一個家長的身分,將自己教導小孩的經驗跟大 家分享:我將女兒送到注重通識教育的長春藤學校讀大學,現在她不是一個專門的學者,可是她的人生非常快樂,享受很多的樂趣、興趣。她會花時間研究、思考事 情,雖然賺的錢不多,也不是什麼專家,可是她很快樂。如果當年她大學畢業後,能夠再多忍耐一點繼續深造碩士、博士,那就可以又有興趣,又能當專家了,可惜 她沒有這樣的耐心,大學畢業後就出來了。雖然她現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可是擁有廣泛的興趣,人生非常快樂,價值觀也很正確。

Q:學歷跟成功有無必要關 聯﹖A:何謂成功的定義﹖如果以錢來衡量成功,我覺得錢跟學校學習、終生學習並沒有太大關係,一個人即使沒有學習的習慣,沒有終生學習的成果,還是可以賺 很多錢,因為賺錢跟其他因素的關聯性比較大。然而,我深深認為,以錢來衡量成功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以我女兒為例,我認為她很成功,假如有人說她不成功, 我一定會跳出來替她申辯。因為她的人生既美滿又快樂,儘管她並沒有賺到很多錢。另外,許多我很尊敬的學者,他們賺的錢也不多,可是他們在我的眼裡非常成 功。
因此,錢不能拿來當作衡量成功的標準。在我看來,只要一個人快樂、滿足,有成就感,那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知福惜福..想想..自己有多幸福?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原來吃金針菇可殺死95%癌細胞阿,

快分享出去讓更多朋友知道唷!

吃金針菇可以殺死癌細胞,根據新加坡大學的最新研究。

由於金針菇含有一種多醣體,可以加強人體免疫系統,
在動物實驗中,這種特殊的蛋白質,可以有效殺死95%的癌細胞。

記者:「吃火鍋時,大家都不會忘記加入這個金針菇,
而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這個金針菇裡面的多醣體,具有抗癌的功效。」

細細長長的金針菇,30元就可以買一大盤, 這樣的便宜貨竟然具有抗癌功效,為什麼這麼神奇?陽明藥理研究所教授潘懷宗:「有這個多醣體,吃進去之後,可以促進身體所謂自然殺傷細胞的增生而變多,因為它變多、變強了以後,就能夠撲殺身體裡面的癌細胞、撲殺身體裡面的病毒,所以可以造成所謂的預防癌症,或者治療癌症這樣的效果。」

用自體細胞殺死腫瘤的免疫療法,是當今醫界最紅的抗癌秘方。

美國最新研究,先抽血20C.C在體外利用特殊蛋白質,
讓自然殺手細胞倍增,成功撲殺血癌細胞。

潘懷宗:「它可以在體外,將人類的自然殺傷細胞,
能夠增強到幾萬倍,再利用高度的純化技術,
這第二個比較高級的技術,純化出純的自然殺傷細胞,
再用點滴靜脈注射的方式,滴回你自己的身體裡面。」

專家說,這種方法,跟吃金針菇是同樣的原理,吃的時候,用火鍋烹調最好,而且煮的時間不要超過三分鐘,煮得太爛,裡面可以殺死癌細胞的多醣體,可能就沒有效了。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 人生哲理名言集 】 網路文章分享

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2,當我們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時,也許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

3,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能喜歡你的人。

4,如果說我懂的道理比別人多一點,那是因為我犯的錯誤比別人多一點。

5,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楣的位置。

6,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里,你的收穫就在哪里。

7,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幸好還有差距,不然,誰還稀罕理想?

8,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

9,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眼淚在眼裏打轉卻還保持微笑。

10,問候不一定要鄭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11,人,長得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12,同樣的一瓶飲料,便利店裏10塊錢,五星飯店裏120塊,很多的時候,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

13,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原創,可悲的是很多人漸漸都成了盜版。

14,真壞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15,不忙不閑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16,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

17,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

18,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

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

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19,年輕時候,拍下許多照片,擺在客廳給別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是拍給自己看的。

20,當大部分人都在關注你飛的高不高時,只有少部分人關心你飛的累不累,這就是友情。

21,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22,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23,人生的冷暖取決於心靈的溫度。【未完待續.感恩合十】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勝益:建立一個仿冒的人生

面對未來,你是否經常覺得很茫然,總覺得抓不到自己的性向和專長?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建議你建立一個「仿冒」的人生:抓一個你可以仿冒的對象,去學習他的成長軌跡,從中找出你的方向。

 

這樣的體會來自我的成長背景。我出生在家族企業,從小我的model就是我的父親和大哥,一直以為自己就是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生意人,後來上了大學,我才找到我真正的仿冒目標: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

 

我從大學就關注他的新聞,因為他獨特的管理風格與處世態度一直很令我佩服。他一星期只進公司兩個早上,其他時間拿來拉小提琴、釣魚,但依然成就了如此成功的企業。

 

早在十幾年前,奇美員工的平均月薪資就高達新台幣八萬元,是一個幾乎零異動的公司。許文龍還跟員工說:「你們工作不是為了公司成長,是為了你們未來的幸福人生。」

 

看 到這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話,我就立志自己也要跟他一樣。如今我做的每件事,都是跟著他的腳步,例如一個月有十五天絕對不上班、登百岳、到處旅行。另外,我也 學許文龍,把財產捐了出去,一言一行都是受他啟發。最近許文龍還把博物館建物捐出去,讓社會大眾共享博物館資源,很令人尊敬。

 

半年前,許文龍請我去他家作客,更讓我體會到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那天傍晚五點多,我去拜訪他,他仍住在一個四十幾年的老房子裡,一點也不華麗,沒有固定的傭人、保鏢,只有一個司機,還請了鄰居太太來幫忙料理他早上釣的魚、煮了一些菜、買了一些碗粿,請我和妻子吃晚餐。

 

過 程中,他興致一來,就把旁邊的小提琴拿出來拉,他的司機還跑去彈鋼琴伴奏。看到這幅畫面,我們嚇了一跳,也很感動。我問他:「沒有保鏢,安全嗎?」他直覺 說:「我又沒有做壞事,錢捐給政府,孩子也沒進公司,沒傷害到公司同仁權益,我有什麼好害怕和擔心的?」這句話立刻反應出他的非凡價值觀,同時也更讓我認 定:我以他為師,一點也沒錯。

 

所以,我認為年輕人要抓一個仿冒的對象。想從事藝術,比如可以抓林懷民;想從事公益,比如抓嚴長壽;想從事科技,比如抓林百里。每個人都抓一個對象,把他的人生歷程和價值觀都搜集起來,然後去學習、去仿冒,以後縱使你的事業和成就沒有像他們那麼大,但至少你比較不會搖擺。

 

這樣仿冒的好處是,你不會像海底撈針一樣亂摸索。有了model,就像在海底抱著一個浮板,它會有動力拉著你往前走,可以減少你摸索錯誤的時間。況且,這些人到現在都還蠻成功的,或許可以讓你大方向沒錯。

 

但也要提醒年輕人,要學習這些成功人士的努力、扎實、做事方法及對人好的態度,而不是學成功人士的表徵,例如趕快買一部高級房車、找個司機、打高爾夫球、穿高級西裝。這些是成功人士的結果,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如果你只學習結果,卻不學習原因,學習也是徒勞無功。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沈繼昌/新屋報導〕迎接天文奇景—金星凌日,新屋鄉笨港國小數位天文台明(六日)天上午在學校操場擺設 天文望遠鏡觀測。校長吳淑容說,將邀專業天文觀測家指導。錯過這次,下次要等到一百零五年以後,也就是民國兩百一十六年。學校免費開放參觀,團體預約可電 ︰476-9113轉210。


明來笨港國小 看金星凌日奇景
學校架望遠鏡 免費開放

吳淑容說,學校數位天文台在六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在校園擺設十二台天文望遠鏡,提供觀測金星凌日。她指,這項天文奇景全程約六個半小時,從清晨六時十一分到中午十二時四十二分。

學校也將邀天文台台長徐清鈞與台北天文台專業學者指導觀測,觀測前會先做金星凌日天文知識簡報,上午九時起分組戶外觀測,滿足觀測者對天文的好奇。

徐清鈞說,所謂金星凌日是指,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特殊天文奇景,金星凌日出現,在地球上可看到金星像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面劃過,通常以小時來計算金星凌日時間。

最近一次是在西元二○○四年,大約持續六小時,金星凌日以兩次凌日為一組,間隔八年,但兩組間隔卻可能達上百年。西元二○○四年之前的最後一組金星 凌日,發生在西元一八七四年十二月與一八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一世紀首次金星凌日,則發生在西元二○○四年六月八日。這一組另一次則是明天的六月六日,下一 次則需等到西元二一一七年與二一二五年,天文迷錯過會遺憾終生。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態度~~ 】

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與命運。

你有什麼樣的態度,是因為你有怎麼的心態,
態度就是你的人格,人格因態度看到你的心,
服務是一種精神,但能從服務的態度看到你的用心。

態度是佔人脈百分之百的重要關鍵,
人緣的好壞會因你的態度表現被肯定,
你今天的業績不會因你的產品,
而是你自己就是最好的「品價」,
你怎麼把自己推銷出去,得看你心的功夫了,
那就是你待人處事服務的態度了。

❤態度看在別人眼裏,心態自己知。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