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資訊 (2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 王家瑜 整理
  •  
  • 2021/03/26 11:30
字體放大
  •  
  •  
  •  
  •  
  •  
  •  
  •  

每天早上5點20分,是前中山醫學大學校長王進崑例行的起床時間。起床後,他會先在床上做簡易的伸展與拉筋動作,例如平躺屈膝,上半身向左轉、下半身向右轉,讓身體呈現扭轉的螺旋狀,右手往上舉,維持姿勢數秒後,換邊再做一次。盡量讓身體的關節充分放鬆、伸展後,再展開動態生活。

 

梳頭1分鐘醒腦提神

起身後,王進崑會用梳子反覆輕輕按梳、按摩頭皮1分鐘,可以有效活化毛囊,也具醒腦功效。但切記不可以太過用力,以免傷害毛囊、掉髮。之後他會換上輕便的運動衣褲與慢跑鞋並出門運動。習慣先快走約800公尺,而且一邊走一邊張開兩手手指並交叉敲打、按摩指縫間,沿路享受清晨的新鮮空氣。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拉筋 5招人不老

抵達定點後,王進崑會開始拉筋與熱身。首先,分別轉動左右兩腳的腳踝,順時針與逆時針各30下。接著伸展身體的上盤、中盤與下盤。

看更多:「轉腳踝」驅冷又散熱!3招促進循環、抵抗外在壓力、去除體內活性氧

 

1. 上盤伸展 放鬆頭頸

左腳向前一步,先將雙手往前伸直、手掌相對、拇指朝上、四指併攏,與地平行。接著,舌尖頂上顎,身體向後傾,盡可能的將雙手向上、朝後方伸展拉開,重複10次。然後換腳,一樣的動作再做10次。完成後雙手下垂,緩慢的將頭部先順時針轉一圈,之後再逆時針轉一圈。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2. 中盤伸展 雙肩舒緩

和上盤伸展一樣,左腳向前一步,並將雙手往前伸直、手掌朝下、拇指張開、四指併攏,與地平行。接著,舌尖頂上顎,身體向後傾,盡可能的向上、朝後方伸展拉開,重複10次。然後換右腳向前一步,一樣的動作再做10次。完成後雙手下垂,緩慢的將雙肩由前向後轉10圈,接著慢慢由後向前轉10圈。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看更多:9到99歲都能練的「醫學八段錦」 活絡臟腑經絡、血液循環變好了

 
 
 

 

3. 下盤伸展 拉鬆後背

左腳向前一步,將雙手往前伸直、手背相對、拇指朝下、四指併攏,與地平行。接著,舌尖頂上顎,身體向後傾,盡可能的向上、朝後方伸展拉開,重複10次。然後換右腳向前一步,一樣的動作再做10次。

 

完成後,手掌朝上,向前方伸出、往上移動,提高至眼前80度角位置,然後雙手慢慢的握成拳頭狀,再將握拳的雙手往身體腰部收回。動作重複一次。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4. 雙腿拉筋 鍛鍊大腿肌力

接著進行雙腿拉筋:右腳下蹲、腳跟著地,左腳往左伸展打直,雙手手指交握後反轉向前推出,利用右腳上下擺動約100下(最好可以完成100下,視個人體力狀況而定)進行左腳拉筋。然後換腳重複同樣動作,進行右腳拉筋。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看更多:柔軟度太差?學會「少林撥筋鬆腿法」放鬆肌肉筋膜,防腿傷

 
 
 

 

5. 舒心活脾胃 活化腹部肌肉

完成熱身拉筋後,再做最後一個平緩動作──舒心活脾胃。利用張開的十個手指頭由上往下(胸部下方心窩處往肚臍方向)推動20下,活化身體腹部肌肉,同時疏通胃經與脾經。

 

前校長的晨起養生功:梳頭1分鐘提神醒腦、拉筋伸展5招人不老

 

如果沒時間慢跑的人,可以單做以上5招的伸展操,再加上快走800公尺、一邊走一邊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敲打,作為每天的體能活動。

看更多:不想跑步?走路也能顧健康!一張圖了解「正確快走姿勢」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防疫時代3C眼暴增!專家教你3妙方 輕鬆擊退眼疲勞

 
 
·4 分鐘 (閱讀時間)
 
 

2020年因為疫情,讓不少企業或是教育團體改為遠距辦公或是線上教學,大幅增加民眾長時間且近距離緊盯電腦螢幕,讓後防疫時代3C眼暴增,合安眼科診所院長吳昱愷醫師表示:「3C產品普及,2020年又因為疫情,遠距工作成為常態,讓民眾更加倚賴3C產品,近期門診常出現乾眼或是眼睛疲勞的患者前來就診。」而絕大部分眼睛疲勞的患者,大多覺得眼壓高,會有這種症狀主要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球睫狀肌持續用力,過度緊繃讓眼睛產生疲勞,甚至眼球後方會出現疼痛感,通常經過休息就會得到緩解。

3C眼範疇下的眼疾最頭號殺手就是「乾眼」

另一個後防疫時代的眼科大熱門疾病就是「乾眼」,乾眼是因為眼睛淚液膜出現問題,使得淚液分泌不足或是無法保存水分,其中,特別是長時間用眼的隱眼族更要提高警覺,據調查,每日緊盯螢幕時間已高於睡眠時間,更容易出現眼乾、眼疲勞的情況,解決方式除了降低3C使用時間外,更要透過專業的驗配服務,正確進行隱形眼鏡驗配流程,選擇適合自己的隱形眼鏡才能確保長時間配戴舒適。

再者,吳昱愷醫師觀察,正常情況下民眾眨眼頻率一分鐘約6~10次,但看電腦或滑手機時眨眼次數會大幅降低,一分鐘可能減少到2次,導致眼球表面乾澀,讓乾眼症更為嚴重,不僅如此,乾眼與荷爾蒙和睡眠品質也有關連,尤其女性在40歲過後特別需要留心,在門診也有發現乾眼症以女性病患的比例較高。

眼科醫師護眼3妙方,必知!

想要擊退乾眼、疏解眼睛疲勞,醫生有解!吳昱愷醫師提供3妙方,第一,適度點沒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滋潤眼睛,長期配戴隱眼更是需要;第二,根據用眼強度,調整眼睛的放鬆時間;最後則會建議透過熱敷來維持油脂腺的分泌,遠離乾眼困擾。

妙方1:淚膜友善是關鍵,簡單兩招學起來!

眼睛乾是很多上班族的通病,但卻不敢點人工淚液,因為害怕一直點會影響眼睛的淚液分泌,甚至怕越點越乾,其實,人工淚液補充的是淚液膜中間的水液層水分,或上層防止淚水蒸發的脂質層油脂,和分泌淚液的淚腺沒有關連吳昱愷醫師再三強調:「真的不用怕常點會停止分泌淚液,其實,眼睛乾澀不點反而容易出狀況。」長時間戴隱眼更需要適當補足,因鏡片為了維持含水量,會把眼睛水分吸到鏡片裡,額外補充人工淚液,能減低眼睛乾澀,建議挑選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使用上會更安心沒有限制,能隨時點在隱形眼鏡上,保持眼睛水分,避免乾眼產生。另外,如果想要配戴的時間更長更舒適,隱眼的材質可以進一步考慮鏡片保濕性,選擇對淚膜友善,能與淚膜和平相處的隱眼,長時間配戴才能帶來健康和舒適。

妙方2:根據實際用眼強度,調整休息時間

一般來說用眼30~60分鐘需要休息,但其實還是可以依照實際用眼強度與個人習慣改變,舉例來說,像是會計、電腦工程師等長時間高強度的專注用眼,休息的次數就需要更頻繁一些,最好每30分鐘就讓眼睛稍微放鬆,如果只是放空追劇、看電視,用眼強度不高,則可以約1~2個小時休息一下。

妙方3:按摩、熱敷雙管齊下

休息時可以稍微按摩眼周,位置大約是眼框旁邊,千萬不要按壓到眼球。另外,能透過熱敷方式讓眼輪匝肌放鬆,並促進眼睛旁邊的油脂腺分泌通暢,如果油脂腺阻塞的話,眼淚的品質就會變差,時間久了吹到風,眼淚就容易揮發,乾澀的狀況就變得比較明顯。而市售熱敷眼罩多少有點幫助,較嚴重的乾眼患者,建議採用醫療級或者是遠外線的熱敷眼罩,會更有幫助。如果有過敏的問題,眼睛紅癢,就不建議做溫熱敷,因爲溫熱敷雖然可以改善疲勞感,但眼睛紅癢的問題可能會因爲溫度上升而變得更嚴重。

【新聞專題】eye注意~防疫不鬆懈!小心患上3C眼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情升溫,提高孩子防疫力食譜,吃對食物更健康!

 
 
信誼基金會
·4 分鐘 (閱讀時間)
 
 

文/信誼基金會

面對新病毒,人們都會想可以怎麼吃來增強抵抗力,但一樣面對傳染病,為什麼有人容易感染,有人不會?陳柏方營養師指出,「均衡飲食」是重要關鍵!

日常的飲食若向來比較均衡,維生素、礦物質都攝取足夠,就比較有能力去防禦自己的身體。而容易生病的人可能就是在某些方面攝取不足或是挑食。

防疫食譜1─補充礦物質鋅和鐵,增強免疫力

防疫期間,陳柏方提醒除了攝取維生素,還可以補充的是礦物質,鋅和免疫能力也有相關性,可以幫助人體去修復一些上皮細胞。鋅較好的攝取來源是動物性的,比如可以從牡蠣、牛肉、豬肉取得,父母可以輪替這些食材到日常的烹煮中,有時煮海鮮、有時改為豬肉等。

寶寶從出生4個月起,體內的鐵質就會逐漸流失,媽媽別忘了幫寶寶補充富含鐵質的副食品。牛肉中的鐵質比植物性鐵質更容易被吸收,而且,烹調時產生的油脂也能帶出胡蘿蔔裡的β胡蘿蔔素,讓寶寶的眼睛更明亮,再放入可以幫助消化的白蘿蔔,營養均衡的蔬菜與肉類,每一口都吃得到!

紅白蘿蔔牛肉湯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材料(3人份):

牛腩240公克、滾水750cc 紅蘿蔔75公克、白蘿蔔125公克 蔥1支、薑2片、米酒1大匙 乾燥月桂葉2片、八角2粒 鹽1/2小匙

做法:

1整條牛腩放入滾水中汆燙,加入蔥、薑及米酒,煮約10分鐘。

2保留湯汁,將牛肉撈出。待牛肉稍稍降溫後,切成孩子容易入口的小塊或片狀。

3將紅、白蘿蔔去皮,切成小塊或片狀,與牛肉放入原來的湯汁中加熱。

4加入月桂葉和八角,煮開以後轉小火續煮20~30分鐘。

5確認牛肉已經燉煮至軟爛,最後加鹽調味即可關火。

加碼推薦─小寶寶也能吃:紅白蘿蔔牛肉粥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材料:牛肉湯1碗、1/3杯白米

做法:

1從尚未調味的湯汁中取1碗牛肉湯,與1/3杯洗淨瀝乾的白米混合,放入電鍋煮成粥。

2舀適量的紅、白蘿蔔和少許牛肉,混合粥底放入果汁機打成泥,即可取出給小寶貝品嚐。

防疫食譜2─攝取維生素A,增加黏膜屏障

健康均衡的飲食,能夠增強孩子的免疫力。營養師陳柏方建議父母可以從增強維生素的攝取來預備孩子的防護力。在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範中,陳柏方強調黏膜的保護是個重點。維生素A和身體的黏膜屏障有關,在紅蘿蔔、地瓜中含量豐富。而維生素A是脂溶性,所以在攝取維生素A時,也可以加入一點點油脂烹調,幫助吸收。

到市場買些當令的胡蘿蔔和四季豆吧!把費心切細的蔬菜藏在煎餅裡,是讓孩子多吃蔬菜的好方法;要是怕孩子一眼認出胡蘿蔔而敬謝不敏,就加入大量顏色相近的地瓜絲,讓地瓜的香甜,掩蓋胡蘿蔔特有的氣味。在準備過程中,你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剝豆子、打蛋、拌麵糊,讓孩子有參與感和操作的機會,切下來的紅蘿蔔頭更是做實驗的好材料,放在淺盤裡,加上少許水,放在有陽光的窗邊,可以觀察它慢慢長出新葉喔!

蔬菜煎餅

●適用年齡:2歲以上

●材料(3人份):

地瓜100公克、胡蘿蔔50公克、四季豆35公克、麵粉3大匙、水1∼2大匙、蛋1個、鹽1/2小匙、橄欖油4大匙

●做法:

1.地瓜、胡蘿蔔去皮後刨成細絲。四季豆摘去頭尾和硬鬚,切斜段再切絲。

2.將麵粉、水、蛋放入調理盆,攪拌成麵糊。

3.將蔬菜、鹽巴加入麵糊,用筷子翻拌均勻。

4.平底鍋內放油、加熱,把沾有麵糊的蔬菜分成扁扁的小堆,並甩掉多餘的麵糊,下鍋煎至兩面金黃。

5.起鍋後,將煎餅放在廚房紙巾上吸取油分,即可盛盤。食用時也可以搭配孩子喜愛的番茄醬,但不宜過多。

小提醒:

蔬菜部分可自行斟酌增加孩子喜歡的其他材料,如:玉米粒。但最好是不易出水的蔬菜,否則麵糊會太濕。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汙恐埋肺癌危機! 預防「1習慣」你有嗎?

 
常春月刊--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 分鐘 (閱讀時間)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國人十大癌症,肺癌已連續12年蟬聯死亡率第一,又以早期癌發現人數是肺癌成長最多。樂生療養院胸腔內科醫師董安修指出,主要因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略,等到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有血絲、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四肢關節疼痛、食慾不振等肺部求救7警訊時,占七成患者都已轉移或較晚期的肺癌。

肺癌病患人數攀升 又以女性患者居多

肺癌新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又以女性病患居多,且有逐漸年輕化趨勢。董安修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菸害、輻射物質、職業暴露、二手菸暴露、肺部相關疾病史等,但在台灣約有一半肺癌患者不抽菸,恐與空汙、紫爆頻傳、民眾呼吸道長期暴露於危險中等因素有關。


低劑量電腦斷層無危險性 篩檢肺癌利器

其實只要能揪出早期肺癌,經手術治療,治癒率達八成以上,而關鍵就在於早期篩檢與診斷治療,目前民眾只要藉由健檢時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就能及早發現病症。董安修醫師解釋,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檢測出小於1公分的肺部腫瘤,敏感度高,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工具,民眾不需進食也無須顯影劑,加上低放射線劑量,無危險也無疼痛,是篩檢肺癌的一大利器。

肺癌高危險族群 應定期接受篩檢

因此,包括50歲到80歲抽菸超過30包、戒菸時間小於15年或長期吸入二手菸、有肺癌家族史,長期暴露特殊環境、有肺癌家族史等都屬於肺癌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篩檢。董安修醫師強調,其中像是長期暴露於油煙環境的廚師或家庭主婦及機車族群,也應接受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改善肺癌存活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鳳梨正夯 營養師:兩種人要注意攝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 分鐘 (閱讀時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節雖過,但為了冀求好運持續旺旺來,通常會於營業場所擺放鳳梨招來財富,鳳梨的俗名為旺來,不只在民俗節日裡有添好運的意思,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快來看看樂生療養院蔡雅禎營養師、營養室主任蘇嘉華怎麼說。

營養師:酵素有助消化 膳食纖維有助腸蠕動,預防便祕

鳳梨有別於其他水果,除了豐富果糖外,還含有蛋白質消化酵素,可以促進飲食中蛋白質的消化,或於烹調上面改善肉類的口感,有機酸也可以帶出食物中特殊的風味,平衡鹹膩的口感,不單單當水果食用,也很適合做料理或加工產品。

但因為酵素易受到高溫影響,如要保有酵素活性可以醃料方式或於熄火前再入菜為佳,高溫製成的加工品如鳳梨醬、鳳梨罐頭則無酵素活性。而鳳梨心是膳食纖維和酵素含量最多的地方,切記勿切除丟棄。

維生素B1有助於身體代謝和消除疲勞

在水果種類中,鳳梨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有助於醣類代謝,維持神經良好的傳導及修復,有助於消除疲勞還可以促進食慾。

含有維生素C、鉀 降低血管損傷,助於血壓穩定

維生素C具有保護血管的功效,降低血管內皮的氧化損傷,而鉀有助於排除身體過多鈉離子,是天然降壓藥,加上鳳梨的獨特風味,降低烹調中調味料的使用,減少鹽分的攝取。對於肉類加工品,如香腸、火腿中的亞硝酸鹽致癌物也有清除的功能。

營養師提醒:有2種特性的人攝取鳳梨須注意

糖尿病患者

鳳梨為水果類,含有大量醣類,且屬中昇糖指數(GI值65)的水果,容易讓血糖波動明顯,每天需控制攝取量為2份量,且須減少攝取頻率,一份為1/10片(110克)的份量,熱量60大卡,約一般飯碗半碗的份量,不但如此還需避免鳳梨加工品如鳳梨果乾、鳳梨罐頭、鳳梨醬、鳳梨汁等產品的食用。

腸胃疾病患者

因鳳梨富含酵素,除了須避免空腹食用外,如本身有消化性潰瘍疾病者時,因為胃壁已有受損情形應避免食用或減少攝食量。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個吃驚的小常識☆☆

一定會用到不要刪隨時可參考
1.吃了辣的東西.感覺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許鹽.含一下再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2.經常裝茶的杯子里留下難看的茶漬.用牙膏洗之.非常乾淨。
3.仰頭點眼藥水時微微張嘴.這樣眼睛就不會亂眨了。
4.嘴角有潰瘍.就用維生素C貼在潰瘍處等它溶化後潰瘍基本就好了.嚴重的話補充維他命B2。
5.眼睛進了小灰塵.閉上眼睛用力咳嗽幾下.灰塵就會自己出來。
6.剛被蚊咬塗上肥皂就不會癢了。
7.打嗝時就喝點醋立桿見影。
8.吃了有異味的東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
9.栗子皮難剝.先把外殼剝掉.再把它放進微波爐轉一下.拿出後趁熱一搓皮就掉了。
10.插花時.在水里滴上一滴洗潔精,可以維持好多天。
11.把核桃放進鍋里蒸十分鐘.取出放在涼水里再砸開.就能取出完整的桃核仁了。
12.將泡過茶的茶葉.浸入水中數天後澆在植物根部可促進植物生長。
13.只要在珠寶盒中放上一節小小的粉筆.即可讓首飾常保光澤。
14.不管是鞋子的哪個地方磨到了你的腳.你就在鞋子磨腳的地方塗一點點白酒.保證就不磨腳了。
15.夏天枕頭易受潮滋生黴菌.時常曝曬枕心有利健康。
16.多吃薏米小米粥等潮濕健脾可防暑濕。
17.防失眠:
睡前少聊天.忌飲濃茶.勿太用腦.可用熱水加醋泡腳。
18.早餐多吃番茄.檸檬酸等酸性蔬菜和生果.有益於養肝。
19.葡萄含有睡眠輔助激素.常食有助睡眠。
20.將白醋噴灑在菜板上放上半小時後再洗.不但殺菌還能除味。
小常識 小常識!

文章標籤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溫瓶只裝水不會髒?小心病菌喝下肚!2步驟清洗才真正乾淨

  • 王家瑜 報導
  •  
  • 2021/02/18 11:12
字體放大
  •  
  •  
  •  
  •  
  •  
  •  
  •  

每到冬天,幾乎人手一只保溫瓶,隨時喝上一杯熱水好暖身。但你的保溫瓶有多久沒洗了呢?可別以為瓶內只裝白開水就不會髒,小心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把病菌喝下肚!

 

生活中隨處可見「生物膜」

家醫科醫師陳崇賢在臉書發文分享,寒假結束,孩子們即將回到學校,在此之前別忘了把水壺拿出來刷洗一下,徹底清除瓶內的「生物膜」(Biofilm),才能確保健康衛生無虞。

 

生物膜是由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的表面,例如牙菌斑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還有除濕機水箱有一層滑滑黏黏的東西,也是生物膜的表現。

 
 
 

延伸閱讀:每天刷牙真的乾淨嗎? 醫師教你正確口腔保健

 

水瓶沒洗乾淨 小心喝出病來!

陳崇賢說明,只要是長時間潮濕的表面,都有可能長出生物膜,無論你用的水壺是塑膠或不鏽鋼,無論你裝的是白開水或是飲料;畢竟飲用水不可能完全無菌,更別提每天會接觸瓶口的嘴巴,也可能使細菌進入瓶中。

延伸閱讀:「塑膠水壺」小心有毒!你在喝塑化劑?食藥署3招選對水壺

 

由於生物膜是由多種微生物構成,一旦有致病的細菌在裡面,就很容易喝下肚而引發健康危害。因此,他提醒大家最好定期清潔水瓶,刷洗後一定要晾乾,才能真正避免飲用水被汙染。

延伸閱讀:飲料喝一口放桌上,細菌量暴增8000倍!難怪總是拉肚子

 

刷洗後晾乾 有效清除生物膜

該怎麼做才能徹底清除生物膜呢?陳崇賢補充,「刷洗」是破壞生物膜結構最低成本的方式,如果只用清水沖洗,效果不顯著。他也提到,在工業或醫療用品上,為了不破壞管道或醫材的表面結構,會使用多重酵素清潔劑,來移除生物膜的多醣體結構。

 

 
 
 

至於多久該清洗一次?陳崇賢說,依菌落種類不同,生長速度也有差異,因此生物膜形成的時間並無一定標準。他通常會每週幫孩子刷洗水瓶,趁週末晾乾,週一再裝水使用;自己則是有2個水瓶輪流使用,等水瓶徹底乾燥後再替換使用。

 

◎ 本文出自/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對調節自律神經有幫助的精油有哪些呢?
(a):別讓長期自律神經失衡成為疾病的導火線

  實際測量自律神經的結果,有數據明確地顯示,
當我們產生失望或憤怒、嫉妒或憎恨、不安或恐懼等負面的情感時,自律神經就會嚴重失衡。
  一旦自律神經嚴重失衡,身體和心理就容易被疾病入侵,兩者都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自律神經的紊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呈現混濁粘稠的狀態。於是,內臟的機能便會下降,賀爾蒙的平衡也會跟著失調,肌膚和頭髮也會大量失去光澤水嫩感。
  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下去的話,我們的心理和身體會馬上產生疾病的反應。

🌹幫助調節壓力的精油
💧薰衣草精油:紓緩緊張,放鬆身心。
💧洋甘菊精油:緩和不安的心情。
💧檜木精油:穩定情緒。
💧佛手柑精油:情緒低落時使用。
💧茉莉精油:使人放鬆,改善憂鬱。
💧伊蘭伊蘭精油:振奮心情。
💧薄荷精油:提神醒腦。
💧迷迭香精油:集中精神。
💧檸檬精油:提神、改善沮喪。
💧快樂鼠尾草精油:鎮靜情緒。
💧野橘精油:改變心情、抗憂鬱。
💧羅勒精油:穩定神經。
💧苦橙葉精油:改善失眠與心跳加快的焦慮感。
💧玫瑰精油:舒緩潛在的緊張與壓力,釋放一種使人有快樂感的荷爾蒙,對心臟有助益,能活絡全身的血液循環、補身、強心、強肝、抗憂鬱...對更年期或荷爾蒙失調引起的胸悶、心悸或心跳加速更有效,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補身及紓壓精油。
💧雪松精油:安撫神經緊張焦慮。
💧岩蘭草精油:又稱寧靜之油、鎮靜精油,安撫情緒作用出名。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家帆20.jpg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健康的人,怎麼會猝死?
作者:黃軒(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2020.02.01
昨天很冷,全台灣已經傳出大約50幾位病人猝死,擔心再這麼冰凍下去,也許會有破百人猝死。
大家一定很好奇,好好健康的人,為什麼會突然就走了呢?尤其是無心血疾病史,乖乖按時服藥,也沒有抽煙,沒有熬夜,沒有喝酒,猝死前沒有什麼不舒服啊?
這些問題很常在臨床上被問到,對呀,明明穿厚厚衣服保暖了,為什麼還會猝死?
我在急重症診間處理這些病人,發現其實危機藏在個人的生活習慣中,而不是穿了多少件厚重衣物:
1⃣ 馬上起床
冬季起床,應該賴床一會兒再慢慢起床,而不是一腳踢開溫暖被窩。
沒有人和你比賽下床速度啊,你要知道,被窩裏的溫暖是救命的,不要忽然馬上拿掉保暖措施,毫無防禦下接觸到冷空氣,你的皮膚反應,就是趕緊收縮,你體內血管當然也會收縮。
請確認在去除被毯之前,先加穿一件暖身外套,保住四肢和身體的溫暖。
2⃣ 洗臉刷牙的時候
起床後,大家都會入浴室,請先打開熱水和冷水交和為溫水,才進行洗臉刷牙,避免整個臉和血管被冷水急凍收縮。
不要以為洗臉刷牙是局部冰冷一下子而已,浴室濕氣重,又陰冷,最需要小心。
3⃣ 脫衣服的時候
冬天泡湯、洗熱水洗澡是很舒服的,但不要忘了離開熱水源時,身體光溜溜,皮膚上的熱水珠突然接觸到急凍空氣,身體會瞬間抖顫不已。
請記得把毛巾放在順手可拿到的地方,馬上拿到毛巾擦掉水珠,馬上穿上衣服,冬天真的不宜脫衣服太久呀!
4⃣ 忽略耳根、脖子
我看過很多猝死病人,死前完全沒有保護耳根和脖子。請不要以為四肢身體有穿好就算保暖到了。
我們的耳朵和脖子任風寒穿襲,2片薄薄耳朵缺乏身體內脂肪可供增暖,脖子又集中了腦袋和身體許多細小的交感神經和血管,多圍個圍巾和耳罩可以保護你。
5⃣ 衣服層次穿錯
我有次急救一個心臟猝死病人,護理人員剪開衣服急救時才發現,他穿著2層T恤加外套,T恤外面竟然沒有穿毛衣!其實,「三明治」穿著才正確,最裡面是棉衣吸汗,中間是毛衣維持身體溫度,外面才是防風防水的外套。
如果穿錯了,不能保留自己的身體溫度,容易心血管緊縮猝死。
6⃣ 運動猝死
運動是好事,但是要認識自己的生理,最常見的運動猝死發生在:
沒有暖身突然運動、運動激烈後急停下、高山峻嶺處於缺氧環境,或是正在做不熟悉的運動。
平常我們在無運動的狀態下,血液回流至心房,只靠「靜脈收縮」就足够了。
但是在劇烈運動時,心臟每分鐘要輸出無運動時的6-17倍,你的肌肉血流量,也是要增加超過25倍。
遇到外面環境冰冷,你的血管會抵制,持續收縮,這時打回心臟的血流必定不足,就可能產生猝死之危險。
猝死好發於深夜和清晨,除了晨運的人,大部分人猝死在家裡。
遇到冬季寒流籠罩時,我們要改變起居習慣,不要以為有穿保暖衣物就夠,也不要仗勢年輕就不在意預防。
台灣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還常發生在健康的青年、中年人身上,令家人傷痛無比。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分享~圍巾其實是一種藥,99%的人竟然不知道!!---
如果說,圍巾來幹什麼?99%的人一定會回答保暖、但很多人不知道圍巾還是一種藥。
 
功效一:預防感冒,告別大蔥大蒜!你還在吃大蔥大蒜預防感冒嗎?
其實一條圍巾就能解決,在中醫上,頸部是冬季最容易進風寒的地方,
如果您能很好的保護著您的頸部,比吃大蔥大蒜更有效果。
還有很多人疑問為什麼我大夏天會感冒,而且很久不好呢?
答:其實大多數是空調的問題,室內溫度低,室外溫度很高,一高一低導致你抵抗力下降,一條圍巾可以幫您預防空調病。
 
功效二:脖子露的少,頸椎病不擾!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致病六因素,其中風寒之邪居前兩位。
頸部是人體的「要塞」,頸部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頸椎上有大椎穴、風池穴,還有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因此,冬天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所以一條圍巾可以為您擋住風寒,遠離疾病。
 
功效三:圍巾圍的好,腰背不煩惱,在冬季,如果不穿高領衣服,稍有點寒風鑽進脖子裡,
              全身都會打冷戰。因此, 頸部最怕凍。
尤其現代人都長時間用電腦,容易造成頸部肌肉僵硬,如果加上冬季風寒襲擊,背部就會受涼,肌肉容易痙攣、疼痛,這種疼痛會放射到肩上區、肩胛區疼痛。長期反覆受涼,小則患感冒,大則易患風濕病等。
 
功效四:冬日暖一些,清醒一整天!圍巾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的功能,
             不論在寒冷的冬季或者夏天涼意的室內,圍巾都是您最好的搭配。
傳給您的朋友和家人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年期女性是骨鬆大戶?存骨本必知2個神隊友

 
 
·4 分鐘 (閱讀時間)
 
 

女性過了更年期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快。營養師宋明樺指出,存骨本永遠不嫌晚,但除了鈣、維生素D外,大家一定要知道還有2個神隊友營養素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留住骨本;另外,補鈣時也不能讓2個豬隊友來攪局。

延伸閱讀:補鈣中斷,竟比沒有補更慘?!醫師:預防骨鬆,這樣補鈣才有效

「如果云知道」主持人鄭凱云提到,為何更年期過後,女性的骨質流失特別快?宋明樺指出,女性更年期後因為荷爾蒙像溜滑梯般下降,影響骨質代謝失衡,骨質的合成變少,流失量變多,因此骨鬆的情況會更明顯。

不只牛奶,這些食物也有鈣

國人更年期大概是在52歲,但宋明樺認為,只要想存骨本,永遠都不嫌晚。講到骨本,大家都會想到補鈣,一般成年人每日鈣需1000毫克,更年期後則每日需1200毫克。鮮奶中的鈣質最多,相當於250C.C的杯子,一般人每天要4杯,更年期就要喝5杯的量。一聽到這個量,鄭凱云覺得真的很難做到。

延伸閱讀:提升骨密度真簡單 這動作每天1分鐘2周就有效

提到牛奶,有乳糖不耐的人,總以為喝豆漿可取代,但「豆漿有好的蛋白質,並沒有太多的鈣。」鄭凱云特別提醒。

宋明樺說,補鈣的來源,除了牛奶外,也可從小魚干、乳製品以及當季蔬菜如芥藍菜、莧菜等食物取得。

2個營養素幫助鈣質吸收

提到鈣,宋明樺說,除了維生素D,還有2個秘密武器可以增加鈣的吸收。

維生素C

維生C除了美白、抗老外,它是合成膠蛋白重要關鍵營養素,而膠原蛋白與結締組織有關係,當體內膠原蛋白不足時,不只臉會鬆垮,也會影響骨頭。

維生素K

維生素K它是一種脂溶性營養素,主要來自深綠色蔬菜。宋明樺說,當鈣被腸道吸收、再進到血液中後,就需維生素K才能進到骨頭,為人體利用。

鄭凱云問:維生素C、D、鈣與K的量是否要吃很多?

宋明樺說,這些營養素的攝取量不要需要多,只要餐盤上有蔬菜應該就足夠。但偏遍現在人營養不均衡,才需從特別食物中攝取。

鄭凱云補充說明,深綠色蔬菜、水果有維生素C,維素生D除曬太陽外,也可從經過日曬後的乾香菇、木耳攝取才有用。

延伸閱讀:對抗骨鬆的無名小卒「維生素K」 7種深綠色蔬菜是完美來源

2位豬隊友不要來

大家都知道要預防骨鬆,但為何骨鬆的盛行率愈來愈高?鄭凱云認為,現代人除了愛喝咖啡,喝啡會加速骨質流失,加上大家都待在辦公室裡沒有運動,運動缺乏也不利骨密度。

宋明樺也提到,還有2個補鈣時的豬隊友要提醒大家注意。

鐵與鈣有拮抗作用,不能同時補充

有不少人會把高鐵、高鈣的營養品一起吃,宋明樺形容這是世紀大騙局!因為鐵與鈣有拮抗作用、彼此會競爭吸收。鄭凱云說明,「有你就沒有我」的概念,把鐵與鈣放在一起,兩人就會打架,兩敗俱傷,所以,如果要補充鐵與鈣時,大約相隔2小時。

高油、高鹽與高糖的飲食會影響鈣的吸收

此外,高油、高糖與高鹽的飲食,除了已知不利身體健康,它們也會影響骨質。油脂與鈣會起皂化作用,讓鈣更穩定,不易被吸收。宋明樺提醒,補充月見草油、魚油、苦茶油的時候,就不能同時吃鈣片。

至於高糖、高鹽,除了肥胖、血壓高外,它們會破壞腸道吸收鈣的環境,進而影響鈣的吸收。

存骨本得補鈣、多喝水與運動

有人擔心吃鈣片會結石?宋明樺說,鈣若沒有被骨骼吸收就有結石的風險。如果血液中的鈣濃度高,水又喝得太少,尤其有結石體質的人,加上又少曬太陽(維生素D不足),久而久之就容易沈沉積在腎臟、尿道,造成結石的可能。

鄭凱云再次提醒,預防骨鬆、存骨本時,補鈣只能算是做了一半,記得也要多喝水、多曬太陽以及適度運動,才是完整的對策。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血管硬化補C、壓力大補B群…營養師:這8種人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URL
瀏覽數4,454收藏1
 
【早安健康/Ivy營養師】 

維他命到底要不要補充?營養師報你知



維他命又稱為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相當重要的一群營養素,雖然人體需要量不多,但是任何一種維生素的缺乏就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維生素又分為水溶性與脂溶性,水溶性維生素包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群(包含:維生素B1、B2、B6、B12、葉酸、泛酸、菸鹼酸、生物素),此類維生素溶於水,隨時食用皆可吸收利用,脂溶性維生素則包含A、D、E、K四種,要有脂肪才能幫助吸收,所以如果要補充脂溶性的維生素錠劑建議飯後食用。 (編輯推薦:燙花椰菜營養易流失!3類排毒蔬果這樣煮消疲勞水腫)

各種食物當中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B群、深紅色蔬果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堅果類、油脂類食品則有大量維生素E;肉類、雞蛋、乳製品內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D、K,如果平日飲食均衡,其實是不太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的。但是有些族群因為壓力過大、懷孕、生病等因素則需另行補充,否則身體缺乏會引起疾病。
 

什麼人該補充維他命?



壓力過大者
現代人壓力都很大,在龐大壓力之下維生素B群容易快速流失,B群具有幫助腦部神經傳導、舒緩焦慮、安定神經、協調肌肉等作用,因此長期處於極大壓力者建議每天早上補充一顆高單位的綜合維生素B群。

孕婦
懷孕期間所有營養素的需要量皆會提高,但是有些孕婦有孕吐或者脹氣現象,造成食慾不佳、營養不足,就會影響體內胎兒的生長發育,建議可以每日食用孕婦專屬維他命。值得一提的是,葉酸是寶寶神經管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如果缺乏可能會引起胎兒腦裂、或生下無腦兒的情況,建議在預備懷孕的前三個月起,應每日補充葉酸錠劑,或是多食用深綠色蔬果。

素食者
維生素B12僅存於動物性食物當中,因此長期茹素者(尤其是全素者)可能會有B12缺乏的問題,而造成貧血、神經病變等疾病,這些族群平日可從酵母粉、綠藻、發酵乳來補充,或是每日食用一顆綜合維他命即可。

貧血患者

 


維生素B12、葉酸、鐵是構成血紅素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若是患有貧血症狀、開刀、腸胃潰瘍出血過多、或是女性朋友在經期前後,皆可補充這三種營養素,以增加血紅素的製造。

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有粥狀動脈硬化的人,需要補充較高劑量的抗氧化劑,以延緩血管硬化的速度,維他命C以及維他命E皆是良好的抗氧化劑,除了多吃蔬果、適量堅果類食品之外,亦可從維他命錠劑當中補充。

嚴重的皮膚搔癢、乾燥者
許多人冬季時容易有皮膚乾燥、搔癢、甚至裂開的情形,這時候可以補充維生素A來促進皮膚的健康、促進角質的代謝,可以在飯後飲用一杯紅蘿蔔汁,增加維生素A的攝取。

飲食不均衡者
如果長期飲食不均衡,不愛吃蔬果,或是非常挑食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某些營養素缺乏的現象,建議每天可以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

容易感冒者、愛美女性
維他命C具有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能,若平時容易感冒生病,可以多吃深色蔬果,或是補充維他命C錠劑。此外,維他命C亦具有美白肌膚、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作用,愛美的女性亦可多補充以延緩皮膚老化、鬆弛、預防斑點的形成。

該注意的是,水溶性維生素不具毒性,超過身體需要量會隨著尿液排出,但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D、E、K食用過多會有中毒現象,因此在食用時應多加留意,如果要補充膠囊或錠劑,一定要遵照產品包裝上面的指示食用,不要任意過量的補充。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jpg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jpg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的言語足夠改變生命!看不見的能量是自癒力的魔法師

 
 
 
 
 
URL
瀏覽數4,196收藏0
感恩的言語足夠改變生命!看不見的能量是自癒力的魔法師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編輯部】為了響應每年5月4號的國際反霸凌日,2018年瑞典家俱巨人IKEA在中東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所學校內,做了為期30天的實驗。他們從店裡挑了2盆一模一樣的植物,放在校園裡,分為2組,一組對植物說讚美的話,另一組則是霸凌組,對它說負面的話。

這兩組植物被給予一樣的環境、水份、陽光與肥料,學生們透過不一樣的語言灌溉這兩株一模一樣的植物,一個月過去,結果令人驚奇。給予正面鼓勵與美好語言的植物生長的如30天前一樣健康,而被負面語言霸凌的那一組,則瀕臨枯萎、了無生氣。

1.學生們對左邊的植物霸凌,用不好的語言灌溉。右邊則是關愛組,用愛的語言對它說話
學生們對左邊的植物霸凌,用不好的語言灌溉。右邊則是關愛組,用愛的語言對它說話
2.30天後左邊是被霸凌的植物,右邊是用愛關心的植物
30天後左邊是被霸凌的植物,右邊是用愛關心的植物
原來除了陽光空氣和水,說話本身就有能量,愛與怨恨的語言竟能影響生命!是科幻片、是詩集還是偽科學?

透過意念改變物體結構最受討論的,是日本已故作家江本勝。有人說他是科學家,也有人說他是個高明的商人。他曾出版多本著作,其中最知名的是一系列關於「水」的書。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優雅緩和的音樂、正向感恩的語言,這些「善良」的聲調會讓水的結晶體變得完美且結構完整。反之,若以怨恨、痛苦、焦噪吵雜的聲音對水放送,則會產生殘破、醜陋的結晶體。

這跟已知科學的認知產生衝突。難道水除了產地、成份的不同,還有分「善良」與「邪惡」的水嗎?
以驗血來說,抽血檢查就能知道你的血型、肝功能指數、血脂肪、血糖等等,這是直球對決的科學證據。但除了天生的DNA,身體裡的許多數字也會隨時改變,如血壓、呼吸與心跳。透過運動、飲食,甚至於「心境」的改變,也會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編輯推薦:成功抗癌人生:韓柏檉教授靠4個字打造無形自癒力)

如果水跟植物都能透過能量改變其結構,那感官豐富的人類,透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是否有更多變化的可能?
 

改變態度就能改變生活


距今160年前,義大利的發明家安東尼穆齊在1860年發明電話,他可能無法想像今天的智慧手機可以人手一機放在口袋,用手指滑一滑就能轉帳、聊天視訊,還能無線充電……。當時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魔術或巫術吧?怎麼可能。但科學日新月異,今天還在抽絲剝繭,明天就能織成一匹布,沒有不可能的事。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可以藉由改變態度,改變生活」。有更多故事發現,改變心念與調整情緒,也能改變身體結構。

能量醫學小辭典:
能量醫學是1980年代由美國的三位研究人員創造的一個詞。這被定義為與生物系統進行任何能量或信息交互,研究者認為看不見但存在的微妙能量,能促進或維持生物系統中的生命過程。美國國衛院(NIH)也將其界定為五種替代療法的一種,例如氣功就被規類在能量醫學的範疇。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餐不吃竟會脂肪肝!吳明珠:戒除6惡習,養肝才不費力

 
 
 
 
 
 
URL

 

早餐不吃竟會脂肪肝!吳明珠:戒除6惡習,養肝才不費力

【早安健康/吳明珠(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養肝前,先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什麼傷肝的壞習慣,戒除壞習慣,養肝才不費力。
 

不吃早餐



肝屬於消化系統,負責代謝營養素及蛋白質,身體經過一夜的休養後,新陳代謝重新啟動,急需補充能量,早餐就是最重要來源,五臟六腑都等著開工,可是主人不吃早餐,就像汽車沒有汽油,怎麼動得了?

如果肝臟經常處於空轉的階段,偏偏又得供應養分給其他器官,肝就會生氣,因為沒早餐可代謝,還得釋出儲存的肝醣提供大家使用,到了中午,也容易因此而感覺特別餓,吃得就多,消化不了多餘的養分,只好轉成脂肪儲存,肝臟的工作加重許多,久了就變成脂肪肝。
 

熬夜、睡眠不足



《黃帝內經.素問篇》提到:「人臥則血歸於肝。」人在睡眠時,眼睛閉上時,肝臟才開始休息與復元。以中醫經絡觀點而言,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三點,血液流經肝經,此時讓身體完全的休息。然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晚睡、熬夜,再加上睡眠不足,讓肝每天都得不到完整的休息,血無法回流到肝臟。長久下來,自然就會造成肝的氣血不足,長期累積下來,肝就會抓狂發火,大冒肝火下,人的脾氣變差,心情自然跟著不美麗。
 

抽菸



抽菸傷害的不只是肺,也傷肝。本草綱目提到:「火氣熏灼、耗血損年,人不自覺。」指的就是,抽菸讓人易上火,耗損人的血氣。抽菸對肝來說,就是毒物,想想,天天抽菸的人,肝臟得經常幫忙排毒,抽菸已傷血氣,肝除了忙著替人體補充血氣外,還得忙著排毒,工作加倍,卻得不到足夠休息,你說肝應不應該生氣呢?
 

喝酒過量



中醫認為,酒為諸藥之長。有散寒氣、通血脈的作用。《黃帝內經》也提到,「辛入肺,酒味辛,先入肺,肺與大腸相表裡,飲酒應取其升陽發散之性,使陽氣上升,肺氣更強,促進氣血流通。」適量飲酒確有好處。但是,酒喝多就傷身,肝臟首當其衝。

 

酒精一進到人體,肝臟就忙著工作,先是解毒、排毒、把血液毒素分解掉後,再產生新鮮乾淨的血,一旦酒喝太多,肝臟的工作負荷也加重。酒精的毒性會損傷肝細胞,降低肝的工作效率,所以,酒喝愈多,會愈容易醉,經常喝,肝臟擋不了酒精的毒時,就會變成酒精性的肝病,進而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過胖



肥胖也會造成肝的負擔,尤其是飲食上不節制,總愛大魚大肉、奶油高熱量等。這些食物難以消化,讓人體出現多餘能量。這時我們身體的保衛大將軍肝,就會出面去擋下所有脂肪,以保護其他內臟。所以,有句話說「胖人先胖肝」,就是這個原因,一旦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形成脂肪肝,這絕對是一種病,長此以往,將可能誘發肝炎,嚴重者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過勞



過勞是很多人肝病主要原因,尤其在上班族,工程師等等,一上班之後,就坐在位置上,盯著電腦螢幕看,忘了休息、忘了上廁所,甚至還忘了吃飯喝水,簡直是一種慢性自殺。肝藏血,肝主目,肝要有足夠的血,才能夠去執行工作,讓眼睛有神,看東西清楚。問題是在過勞的情況下,肝一直在消耗能量,久了發出警訊,眼睛乾澀,久坐手腳不靈活。如同《黃帝內經》講到,「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許多人都不重視肝發出的警訊,身體過勞除了讓肝負荷加重,也會產生毒素、有害身體的物質,肝臟是解毒器官,也是第一個去對抗毒素的器官,多面夾攻下,肝臟一旦戰敗,就會引發突發性的疾病,如猛爆性肝炎等等。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吃3種加工食品恐傷心洗腎!2吃法助身體排毒

 
 
 
 
 
URL
瀏覽數399,930收藏14
每天吃3種加工食品恐傷心洗腎!2吃法助身體排毒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泡麵、麵包、碳酸飲料等加工食品,坊間業者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或增加風味、美觀,通常會加進許多食品添加物,如防腐劑、磷酸鹽等;腎臟科醫師提醒,食品添加物無所不在,吃多了恐傷害心血管,還會增加洗腎、骨鬆等風險,建議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3種以上的加工食品。

磷酸鹽限量放寬
日前食品藥物管理署修訂食品添加物標準,將原定17類細分為28個項目。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以食品添加物磷酸鹽使用為例,大幅放寬使用限量標準從每公斤3000毫克至4萬4000毫克,憂心此舉恐傷害國人健康。

加工食品常見磷酸鹽 

江守山表示,磷酸鹽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物,通常用來增加食物色澤、口感,包括泡麵、麵包、餅乾、各式火鍋料、加工肉品,甚至碳酸飲料都有添加,尤其人工添加磷會百分之百被人體吸收,估計每天吃超過3種以上的加工食品,就會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的800毫克

磷酸鹽多吃傷心腎 
江守山強調,攝取過多的磷酸鹽容易導致高血磷症,會增加心血管、腎臟負擔,併發心血管疾病、血管鈣化、洗腎,以及骨折、骨質疏鬆症等風險,建議民眾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食品前,應詳閱食品營養標示,食品添加物過多者則建議不要吃太多。(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早安健康推薦:2方法幫助排除食品添加物!



1. 和包心菜一起吃更安心
將包心菜火腿、培根或香腸一起料理是最推薦的解毒菜餚。包心菜所含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 E、鈣、食物纖維,以及植物素都能預防添加物帶來的危害。包心菜更可以幫助鈣質容易吸收,並將磷酸鹽排出體外。

2. 煮泡麵配青菜、蛋花、肉片補充營養
烹調時建議加點蛋花、青菜,可以補充一些蛋白質和纖維素。日本人有一種吃法就是在泡麵裡加海苔、大蒜、叉燒肉,海苔有助於添加物的排出,而肉片的維生素B1可分解泡麵所含的澱粉物預防肥胖,大蒜的硫化丙烯則能增強維生素B1的活性。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秋青江菜含鈣量每百克達122毫克 幾乎跟牛奶差不多

 
158 人追蹤
追蹤
 
陳如頤 報導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脂肪肝風險高23倍、糖尿病增3倍!兇手竟是吃飯時這1個壞習慣

 
 
 
 
 
URL
瀏覽數159,489收藏1
脂肪肝風險高23倍、糖尿病增3倍!兇手竟是吃飯時這1個壞習慣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就連吃飯也講究效率,尤其在用餐時間,不論是店家或公司餐廳,當有其他客人在旁邊等待時,吃飯速度也會不自覺加快。不過韓國研究卻發現,吃飯時間過短,將會導致肥胖與代謝疾病風險增加,甚至會可能罹患異常血脂症。
 

異常血脂、糖尿、肥胖 吃太快將損健康



所謂異常血脂症,指的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下降引發身體健康出狀況。雖然當下可能不會察覺異常,但若持續未改善,則會造成動脈硬化,甚至引發併發症。

根據韓國脂質動脈硬化學會發表的研究發現,韓國20~30歲男性四人就有一人(26.6%)罹患高血脂症,30~40歲男性比率則提升至40.8%,40~50歲的患病率更是超過半數以上(53.4%);至於台灣罹患高血脂的患者,更是高達400萬人。 (編輯推薦:奶茶這「三高」很傷心臟!醫生建議:改喝3種護心茶搶救高血脂)

根據統計,90%的韓國人用餐時間不超過15分鐘,但江原大學醫療管理學教授趙熙淑(조희숙,音譯)的研究團隊卻發現,用餐時間不到5分鐘的民眾,比起用餐時間超過15分鐘的民眾,罹患異常血脂症的風險會增加1.8倍,另外在肥胖與糖尿病的風險,也各會增加3倍與2倍,脂肪肝的風險更是高上23倍。至於用餐時間5~10分鐘的族群,肥胖比例則是最高,達到44.4%。

「抑制食慾的瘦蛋白,至少必須在開始吃飯後15分鐘才會慢慢開始分泌。」如果在15分鐘內就吃完飯,容易讓人攝取過多卡路里,導致各種代謝疾病。教授這樣建議!

 

 

醫師建議:吃飯時間至少20分鐘 每口咀嚼30下



「抑制食慾的瘦蛋白,至少必須在開始吃飯後15分鐘才會慢慢開始分泌。」一山醫院家醫科教授崔英恩(최영은,音譯)解釋,如果在15分鐘內就吃完飯,會導致抑制食慾的賀爾蒙來不及作用、無法產生飽足感。

容易讓人攝取過多卡路里,導致各種代謝疾病。此外,吃得急更容易導致空氣與食物一起進入胃部,讓胃部壓力增加造成胃酸逆流。 (編輯推薦:研究:吃太快多胖9公斤!專家教你這樣吃,再快都不胖)

為了避免以上問題,崔教授建議吃飯時,如果可以最好將時間拉長到20分鐘以上。

此外,由於「咬」的動作,會刺激腦部皮質,增加腦部血液循環,預防失智,因此每一口食物也建議都咀嚼至少30下再吞下。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