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資訊 (2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南瓜的營養價值

南瓜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中是全榖雜糧類(注意!不是蔬菜喔~),它熱量低,含有膳食纖維、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是很理想的主食來源呢!

 

以下有一張常見全榖雜糧食物的熱量表,從這邊就可以看出來,南瓜是熱量相對低的食材,所以如果有體重管理需求,想吃的低卡健康又不想餓肚子的話,南瓜就是你的好夥伴。

 

 
圖二/常見全榖雜糧熱量一覽表

 

南瓜除了熱量低外,還含有許多營養素:

•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促進好菌生長及幫助排便順暢,對腸道健康十分有幫助。

• 維生素
南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幫助維持夜視力、維持皮膚健康、提升身體免疫力及幫助牙齒及骨骼的正常發育等功能。

• 礦物質
南瓜中含有磷、鉀、鎂、鈣、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對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或是補血等都有幫助。

 

南瓜子的好處

南瓜果肉十分營養,裡面的南瓜子也不惶多讓,經清洗、烘培過後就變成常見的古早味零嘴-白瓜子,除了直接吃,還能進一步榨成南瓜籽油,具有多種用途。

 

南瓜子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主要成分為脂肪,其次是蛋白質,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南瓜子及南瓜籽油是良好的油脂類來源,裡面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冠心病風險。其中更包括人體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omega-6(ω-6)及次亞麻油酸omega-3(ω-3),他們在體內可以合成其他脂肪酸,負責提供能量、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維持身體的各項功能,ω-3脂肪酸還具有抗發炎、改善憂鬱症、抗癌等多種作用喔!除此之外,南瓜子裡面還含有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包括鋅、鎂、鈉、鉀、鈣、鐵、磷等,平常適量吃(每天一小把,約10g)可以保養身體,維持健康。

 

挑選南瓜的4個小技巧

1.外觀:外表應乾燥、完整、無病蟲害、撞傷或其他損傷。
2.蒂頭:越綠代表越新鮮,越黃越乾燥的成熟度越高。
3.硬度:用手指按壓表皮,表面要結實不凹陷。
4.重量:拿在手上要有沉重感。

 

 

南瓜的保存方式

挑選到好的南瓜,也要注意一下南瓜的保存方式。平時將整顆南瓜存放乾燥處即可,但如果是已經切開來食用的話,建議將剩餘部分的南瓜子、中間棉狀纖維部分先清乾淨,再切塊冰冷凍或冷藏保存。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木耳、白木耳,你愛吃哪種?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不管是黑木耳、白木耳,都屬於蔬菜類的菇類,具有低熱量、高纖維的優點,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幫助腸胃排毒。

看更多:2招躺著做按摩腹部「膝碰胸式」促進器官排毒!

 

 

 

吃木耳降血脂血糖、腸胃排毒、提升免疫力!營養師曝加2物促進代謝 黑木耳、白木耳這樣選最營養

 

黑木耳、白木耳 營養比一比

黑木耳降血脂血糖、腸胃排毒

黑木耳最適合拿來炒菜,一大盤就有滿滿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同時還能調整血脂、血糖、保護心血管健康,加點薑絲、辣椒一起炒,更能促進代謝循環。

 

黑木耳每100g的營養價值
熱量:24大卡。
膳食纖維:7.4公克。
維生素B1+B2+B6:0.13毫克。
鎂:17毫克。

 

白木耳 養顏美容、提升免疫力

白木耳可以煮成白木耳飲當點心,用喝的就能攝取滿滿水溶性膳食纖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可以養顏美容,幫助提升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

 

另外,白木耳其實有很多種,都統稱叫白木耳、銀耳或雪耳,有素食燕窩的美稱,而雪珍耳是突變的品種,肉質厚實、外觀也不太一樣。

看更多:吃白木耳補充膠原蛋白?錯!它是防貧血、降膽固醇 這樣吃提升免疫

 

 

白木耳每100g的營養價值
熱量:12大卡。
膳食纖維:5.1公克。
維生素A:69 I.U.。
維生素C:0.3毫克。
維生素B1+B2+B6:0.17毫克。
鎂:7毫克。

 

新鮮現採木耳最營養

高敏敏建議,木耳最好選擇新鮮現採,營養價值較高,乾燥木耳的乾燥過程及保存,可能會經過漂白、加工處理,而風乾過程也比較容易流失營養素。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洋蔥皮煮茶喝抗發炎!日名醫天天2動作,讓血壓下降血管回春!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日本秋津醫院院長秋津壽男又被日媒稱呼為「醫療的雜學王」,不僅在日本知名健康資訊節目中十分活躍,也常到各地進行演講傳授長生之道。而心血管難題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關心的健康要點,秋津壽男也不吝於在節目上公開他的血管回春生活妙招。
 

洋蔥皮富含槲皮素不要丟!1天3杯讓血管回春

 


日本知名健康節目《主治醫老實說》實際走訪秋津壽男醫師私宅,眼見他親自從冰箱拿出一壺淡褐色液體倒入水杯中飲用,該液體便是洋蔥皮茶,原來他已經喝了10多年,一天會當水喝3杯。而節目工作人員也實際現場試喝,表示只有淡淡洋蔥味道,相當美味。秋津壽男解釋,洋蔥皮的褐色成分稱作槲皮素,是多酚的一種,而比起洋蔥果肉,事實上常被民眾剝除的洋蔥皮中槲皮素含量更多。


一篇由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曾崧華審閱的文章指出,慢性發炎會導致血管、臟器細胞受損,進而引起動脈硬化等生活習慣病,甚至產生阿茲海默症癌症等嚴重疾病風險。而透過槲皮素,可抑制人體引起發炎的TNF‐α,防止該物質過度反應,調節發炎症狀。

除了對心血管有所好處外,營養師程涵宇也曾為文說明,槲皮素以清除自由基與抗過敏性質中的抗氧化活性聞名,有抗癌、抗發炎、抗病毒活性之功效。吃進人體中有助於抗發炎、調節免疫,不僅可有效治療支氣管哮喘,對過敏性鼻炎等過敏反應也有好處。

而自己煮洋蔥皮茶也相當簡單,只要將平時料理中不使用的洋蔥皮(2顆份)洗淨、曬乾,以500ml水煮沸,待煮出顏色後,即可將洋蔥皮撈出飲用,後續冷藏可保存2~3天。
 

自製山藥米糠醬菜:黏液益血管還可改善久咳、肺虛



除了飲品外,為了心血管健康,秋津壽男在飲食上也不馬虎。他會透過米糠自製醬菜,並且每天早上攪拌米糠。秋津壽男說明,米糠、味噌、醬菜等物都經乳酸發酵,可調整腸道環境。而若在其中放進對血管有益的食材製成醬菜,則在健康層面更為加分,而他選用的食材便是山藥。秋津壽男解釋,山藥必須帶皮放進米糠中,山藥的黏稠成分以及山藥皮上的多酚都能令血管強健,而其抗性澱粉還可預防血管老化。

營養師陳郁雅也曾受訪指出,山藥的黏液蛋白可維持血管彈性,多巴胺則對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有所助益。不僅如此,其黏液質與皂苷還可改善久咳、肺虛等症狀。

常生中醫診所醫師陳旺全則曾受訪表示,山藥中的黏液蛋白、維生素、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都能有效阻止血脂沉澱於血管壁,預防中風、心臟疾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山藥還有降血壓、血糖、血脂,與安穩心神之效,

若民眾在家中不便使用米糠製作山藥醬菜,也可將山藥當作食材進行日常料理,如山藥蒸豆腐即相當美味。使用食材包括:山藥、蔥花、豆腐、醬油等。若民眾有興趣不妨跟著早安健康影片一起做做看吧。
 

 

握緊雙拳!一招天使展翅操助一氧化氮分泌、放鬆血管



除了飲食外,秋津壽男為了讓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也自創了一套「天使展翅操」,該體操的重點是有意識地活動肩胛骨,肩胛骨周遭的肌肉收縮、放鬆,擴張血管、提升血液流動效果。一天會做5次。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1. 雙手用力握拳,手臂向前伸直,接著將手臂往身後拉回,同時夾緊腋下,雙手拳頭放在身體兩側。
    活動肩胛骨周圍肌肉血管的天使展翅操
  2. 手肘向兩旁伸,手掌迅速打開,維持5秒鐘後放鬆。
    活動肩胛骨周圍肌肉血管的天使展翅操

日本池谷醫院院長池谷敏郎曾為文解釋,透過運動讓肌肉分泌「緩激肽」,就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分泌一氧化氮,從而達到擴張末梢血管、降血壓的功效。而讓血液循環短時間壓迫、放鬆的血管伸展,也能達到促進一氧化氮的效果,因此簡單地握拳對降血壓也有所幫助。

秋津壽男也進一步補充,他自己也身體力行,讓血管回春應鍛鍊的部位便是「握力」。他解釋,手的握力不僅止於手掌,同時會運用到身體其他多處肌肉,而根據研究,握力降低5kg,心臟與大腦疾病引發的死亡率就會增加16%。

因此,他會特別透過「石頭布操」提升握力,同時如同上述機制,也能達到降血壓效果。進行方式也相當簡單,只要手指緊握拳頭(石頭),用力到手指會發白的程度,接著快速張開手掌(布)放鬆即可,每10次為1組,建議一天進行2組。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養師表示,櫻桃所富含的營養,可降低身體氧化壓力、改善慢性發炎問題以及調節血壓。(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櫻桃營養豐富,對於養顏美容效果不錯。營養師周宜穎於臉書粉專「Angel C. 周宜穎營養師」發文揭開櫻桃的5個秘密,同時提醒因其含有果核,幼童食用前需由大人切開去籽再食用,以免噎到或支氣管異物阻塞等風險。

●富含多酚類:櫻桃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雖然不是水果中最高的,但它富含抗氧化及抗發炎物質,花青素多酚類,可降低身體氧化壓力、改善慢性發炎問題以及調節血壓。

●其實不能補血:每100公克約只有0.2毫克的鐵質,維生素B6也很低,且不含葉酸及維生素B12,難以達到補血效果,「所以,不要再說貧血要吃櫻桃了」。

●腎臟功能異常者需適量:櫻桃每100公克含有236毫克的鉀離子,不算低鉀水果,若有腎臟功能異常問題,需限制鉀攝取的情況下,就要控制攝取份量。

●幼童安全吃:櫻桃中含有果核,幼童在食用前,需由大人先切開去籽再食用,切勿直接給1整顆的原型水果(葡萄、小番茄也是),可能導致噎食及支氣管異物阻塞等風險。

●超好吃:櫻桃屬於夏季的水果,在台灣夏天進口櫻桃都是北半球的,產地主要是美國加州、西北華盛頓以及加拿大。但近年加拿大的櫻桃在市場上比較少見,主力還是在美國華盛頓州,也是CP值最高;而在冬天,過年送禮的櫻桃則是來自南半球,產地主要是智利、澳洲及紐西蘭。

品種不同硬脆度、甜度、風味有差異

周宜穎表示,雖然都是櫻桃,但品種不同,其外觀、甜度、脆口度也會跟著有所差異。美國主要品種有Black pearl、Santina、Coral、Skeena、Lapin;另白櫻桃的部分,主要分一般白櫻桃及草莓白櫻桃。

硬脆度最高:Lapin

Lapin是吃起來最硬脆,也是最耐放的,表皮細緻度、光澤度比其他品種稍差,果體可長到最大規格、量最多CP值高。

風味最佳:Cristalina

產量少,甜度不是最高,但櫻桃味濃郁,酸甜比例剛剛好。

甜度最佳:Skylar Rae

草莓白櫻桃,吃完覺得會需要喝水的程度。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物界超級負離子機!把壞空氣吸光,專家推這4盆

 瀏覽數 309,197
 
 
 
 
 
 
植物界超級負離子機!把壞空氣吸光,專家推這4盆
【早安健康/卓梅慧(有氧設計者.園藝治療師)】所有的植物都能在合適的環境提供造氧功能,因此每種植物都可以是我們養一個會呼吸的家的好夥伴,只要你喜歡,它便能和你一起生活。由於機能跟預算導向,簡單提供關於空氣淨化機能植物的選擇指標:

闊葉、耐陰、葉片繁茂
因為主要的淨化能力是靠葉片跟盆土加總而產生最大的效益,所以葉片越大越多越好!

接著,為讀者整理推薦數種「綠色居家健康照護師」室內機能植物,是以個人的經驗,就環保署推薦的50種室內空氣淨化植物為淨化能力依據,以好照顧、高造氧、能淨化為主要的考量。

Tips:何謂介質?
提供植物根部支撐及水分、其他養分來源的物質,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土壤。就植物生長的技術而言,介質不見得要使用土壤,各種自然或人造材質也都能在技術設備下提供植物生長,所以提供植物根系周圍的物質,統一稱做介質。

室內有氧淨化植物第1名 波士頓腎蕨

淨化室內空氣能力
造氧力★★★★★★★★★★
淨化力★★★★★★★★★
控濕力★★★★★★★★★
滯塵力★★★★★★
夜間移除二氧化碳力 ×
淨化空氣汙染物種類:甲醛、三氯乙烯、二甲苯

室內管理重點
水量需求大,不建議陽光直曬,須半遮陰以上環境,經常在植栽周圍噴水有助生長。剛換環境時,落葉率會增加;假如植栽的新芽順利冒出,就不用太擔心。

植栽特性
波士頓腎蕨由人類培育數百年的時間,已經繁殖出多樣的園藝品種,許多是基因改良的三倍體,並不產生孢子,只能無性繁殖。這樣的特色,讓對孢子過敏的人,可以放心與波士頓腎蕨共處一室。
所以,或許探望病人的最優選項會是波士頓腎蕨。高度造氧、淨化汙染又沒有孢子困擾,對病人的照護與健康大大加分。

室內有氧淨化植物第2名 山蘇

淨化室內空氣能力
造氧力★★★★★★
淨化力★★★
控濕力★★★★★★
滯塵力★★
夜間移除二氧化碳力 ×
淨化空氣汙染物種類:甲醛

室內管理重點
喜濕度,可向植栽噴水提高濕度。稍耐旱要避免介質積水。葉片薄避免陽光直曬。

植栽特性
呈披針形革質的葉片簇生,並以輻射狀開展葉片,中央的巢穴可以接收雨水與腐葉,產生腐植質提供生長所需,也就是說山蘇自己有中央廚房,在半空中自製所需養分。這是很多植物要對抗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生理現象,相當有趣。

室內有氧淨化植物第3名 白鶴芋

淨化室內空氣能力
造氧力★★★★★★★★★
淨化力★★★★★★★★★
控濕力★★★★★★★★
滯塵力★★
夜間移除二氧化碳力 ×
淨化空氣汙染物種類:甲醛、甲苯、二甲苯、氨、三氯乙烯

室內管理重點
喜歡濕潤的環境,但是不能過度潮濕,可於植株葉片稍微萎凋時給水一次。

植栽特性
白鶴芋是少數能耐低光環境,且能開花的觀葉植物,花朵白色。室內光度若低至100 ∼150fc(光的單位)仍可生長一段時間,當然,明亮的光度較有利於造氧、生長與開花。植株強健經常分櫱,可以採分株繁殖。

超級負離子機 虎尾蘭

室內管理重點
耐旱性很好,超級好照顧,2 星期澆水一次即可。

植栽特性
虎尾蘭有著強力釋放負離子的高機能性,跟其他植物比較起來,高達30倍的負離釋放能力,以及夜間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尤其是短葉虎尾蘭,嬌小可愛像個迷人的綠色太陽,不占空間,桌上就能擺置,很有美化視覺跟淨化機能的功效。

行CAM 光合作用的植物,在白天接受全日照的情況下,所發揮的淨化效益最高。因此,要獲得最高的空氣淨化機能,建議將虎尾蘭種在土壤介質中,白天放在戶外充分接受日照,晚上再移入室內,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會比單純種在室內的效率高。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想要增肌減脂,蛋白質補充不能少。新北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粉專「鋼鐵爸爸 骨科脊椎專業 陳鈺泓醫師|新北板橋亞東醫院 骨質疏鬆 骨折骨刺 微創手術」分享3大類適合運動後補充的蛋白質及其對應食物,有助改善體態,修復受傷肌肉組織、減少體脂肪及降低運動不適感。

陳鈺泓表示,節食減肥不是長久之計,運動後一定要吃優質蛋白質,才能讓體態越來越好,且加速增肌減脂的速度,讓身體更健康,而無論男生女生,都建議要在運動後補充一點優質蛋白質,比如:

豆類:豆類是素食者蛋白質主要來源之一,運動後在超商可方便買到豆漿,盡量選擇無糖的較好,其他豆類也可盡量選擇水煮方式攝取,減少過多油脂吸收,建議可食用豆漿、豆腐、毛豆、黑豆等。

海鮮類:海鮮類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也是運動後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不過成本比較高,大家要考慮一下荷包,可以吃鮭魚、蝦子、蛤蠣、鯛魚等。

肉奶蛋類:肉蛋奶類是十分優秀的蛋白質來源,超商可輕鬆買到雞胸肉和水煮蛋,健身民眾喜愛的高蛋白粉也是CP值超高的蛋白質來源,但超商的茶葉蛋鈉含量較高要酌量攝取,建議可吃雞胸肉、牛排、雞蛋、高蛋白營養品。

蛋白質攝取小技巧

●每天攝取總量

陳鈺泓說,一般人蛋白質可吃等同於自身體重1倍的公克數,例如體重60公斤吃60公克蛋白質,在增肌期的健身者可以吃到1.5-2倍。

●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

為避免油脂太多的蛋白質,陳鈺泓表示,也可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煎烤比油炸好、水煮又比煎烤更好,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也比植物性更好。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醫公開自己常做的五件事 不吃藥就能健康到老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洛桑醫師公開常做的五個習慣,能讓身體累積健康財富。(圖/洛桑加參醫師提供)
 
洛桑醫師公開常做的五個習慣,能讓身體累積健康財富。(圖/洛桑加參醫師提供)

疾病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才把自己身體養成生病體質,反之健康也是一樣。「日積月累」是必然會發生的,但去積累什麼,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若積錯東西,恐怕老了就得三天兩頭上醫院報到,但若積得好,就能讓人走向健康長壽的終局。預防醫學名醫洛桑醫師就公開自己的「不吃藥的樂活養生術」,透過一些小小的習慣累積,就能讓自己到老了都健康!

一、常吃看得見食材原本形狀的真食物

像是一串香蕉跟一塊香蕉風味軟糖擺在面前,你更喜歡哪樣呢?還有點心時間,一把堅果和一盒榛果巧克力夾心餅乾,你又更樂意把誰送進嘴裡呢?替自己吃出遠離癌症、不易衰退的強健體質,就要多吃看得見食材原本形狀的「真食物」,並捨棄那種保存期限超長、翻過來看成分裡頭標一大堆不會念的化合物名稱的「假食物」。

想累積健康,那就要選擇吃看得見原本形狀的食物。(圖/翻攝自pixabay)
 
想累積健康,那就要選擇吃看得見原本形狀的食物。(圖/翻攝自pixabay)

二、懂得捍衛生命,抹肥皂勤洗手

最近疫情又起,別大意,請繼續勤洗手,畢竟會讓人生病的可不只新冠病毒而已。回顧十九世紀的歐洲,當時有超過十分之一的產婦死於分娩感染,在接生者徹底清潔雙手後,產婦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可致病的微生物,種類多到可以出成一本厚厚的圖鑑。但其中許多附著在皮膚上的細菌與病毒,靠搓肥皂清水沖洗,它們都會離你而去。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一份調查報告,全球每年約有170萬名5歲以下幼兒死於環境汙染,其中腹瀉和肺炎感染是常見死因。除了積極改善環境衛生,最有效保衛生命的方法也還是:肥皂勤洗手。

三、擁有紓壓或獨處的時間

 

紓壓方式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和好友相聚,也有人偏好獨處,還有人屬於綜合型,跟朋友相聚也需要,獨處的時間也需要。這些都沒問題,只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心意,再挑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放鬆就行。

比方說高敏感族群就很適合遠離人群投入大自然懷抱,硬約他們去吃飯唱歌,反而讓他們壓力很大。而社交型族群喜歡和人說話,他們透過與人的親密互動來幫自己充電,硬拖著這樣的人去湖邊沉思,他們反而會像條死魚般毫無生氣。

選擇讓自己舒壓的方式。(圖/翻攝自unsplash)
 
選擇讓自己舒壓的方式。(圖/翻攝自unsplash)

四、隨興隨緣不愛與他人較真

笑一笑,十年少,怒一怒,催人老。但人老是自然的,怕的是退化性疾病上身的那種不健康衰老,這就讓病人跟醫護雙方都很辛苦。不讓衰退的危險因子烙記在自己身上,時不時,請幫自己淨化。像是一些阿雜的心念、瑣瑣碎碎跟自己嘮叨也跟別人嘮叨。日子過得隨興點,每少嘮叨一次、每少發脾氣一次,都能賺到健康。

五、知道並執行任何一種溫熱養生法

泡澡泡溫泉、洗SPA、熱敷按摩、足浴、岩盤浴、蒸氣烤箱三溫暖…這些都很棒,或是你喜歡時間短有效率的做法,直接拿熱毛巾來回擦拭皮膚、帶走毛孔髒汙,這樣也很好。

另外像喝溫熱開水這件簡單的小事,其實也是近代人們才逐漸養成的習慣。在沒有安全飲用水的時代裡,莫名其妙死於霍亂弧菌的英國人,每回疫情爆發都犧牲掉數萬條寶貴生命。喝煮沸的溫熱開水除了安全以外,還有促進排毒和循環的益處,這是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取代的,必須要自己喝。若喝的是自己泡的熱茶,那還多了保養心血管、減肥控血糖、預防氧化傷害的益處。

喝溫熱水,甚至自己泡熱茶都很棒。(圖/翻攝自pixabay)
 
喝溫熱水,甚至自己泡熱茶都很棒。(圖/翻攝自pixabay)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果未必養生!女中醫一張圖提醒:貪吃這些讓子宮卵巢老超快

 瀏覽數 1,683,455
 
 
 
 
 
 
水果未必養生!女中醫一張圖提醒:貪吃這些讓子宮卵巢老超快
【早安健康/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 張文馨醫師】 

護宮5大招,讓您遠離婦科疾病



自我檢測 讓子宮、卵巢提早老化、生病的危險因子

口工作家庭壓力大、思慮多、自我要求高 

口經常飲酒過量
口時常吃冰品、喝冰飲
口早上還沒吃熱食就空腹喝蔬果汁、精力湯
口大量攝取寒、涼性食物
口時常熬夜,或輪大夜班,作息日夜顛倒
口過度勞累,沒時間好好休息
口長時間坐臥,不愛運動,或放任自己過胖
 
自評表
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及日常飲食,如果妳有以上情形超過三項,提醒妳, 可要好好注意自己的卵巢子宫健康,否則極有可能成為婦科疾病的潛在候選人!
 

護宮卵巢的5個重點



護宫1. 少吃寒凉食物

讓卵巢子宮暖暖的,可以減少婦科疾病的發生率,平時盡量對冰品冰飲、寒性食物忌口,在經前一週到行經期時更要注意,特別是偏虛、偏寒或有痰、濁、血瘀體質者,更要堅守不吃冰原則,以免貪吃冰冷造成子宮收縮不良, 經血排不乾淨或逆流。 (編輯推薦:寒氣是子宮的毒素!必吃3蔬菜防宮寒、荷爾蒙失調)
 
  • 大寒性食物:
    盡量少吃為妙,包括任何冰品冰飲、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蘆薈、石蓮花、苦瓜、大白菜、 過量生菜及生魚片、螃蟹。
     
  • 大涼性食物:
    絲瓜、白蘿蔔、蓮藕、豆腐、黃瓜、冬瓜、綠豆芽、蒿苣、空心菜。若要食用烹調上可多加點溫性的蔥、薑絲畫片、豆鼓以制約凉性。

食物屬性
當真偶爾想吃冰,可在夏日的中午淺嚐即止,因為中午/夏天是人體一日/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時刻。
 
提醒各位愛吃冰又有經痛體質的美人們,還是少吃冰為妙!因為吃冰不僅會 造成經痛,還會讓經血排不乾淨,以上提供的補救小妙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但有婦科問題的美人,還是建議你尋求專業中醫師調理體質。

護宫2. 放輕鬆,注意情緒調節



壓力情緒如果調適不佳,長期下來會影響到卵巢子宮的健康機能,造成內分 泌失調和婦科疾患。

啟動自己喜愛的抒壓模式,如看書、散步、聽音樂、看電影品嘗美食或和姊 妹淘談心等,讓心情放鬆,是婦科保養的最佳良方之一。 

護宮3. 運動,子宮卵巢不懶惰



除了一般常聽到的壓力大或吃冰之外,長期久坐缺乏運動,骨盆腔循環也會跟著懶惰,將導致「氣滯」及「血瘀」,容易有婦科問題,例如子宮收縮不良、經血排不乾淨、陰部問濕滋生細菌容易有陰道炎、白帶等問題,甚至經血長期沒排乾淨,進而引發一些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一點都有可能造成不孕,因此,適度運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抒壓方式,倘若子 宮肌瘤患者屬於經量大的女生,當經期大量出血時,不適合做劇烈運動。
 

談宮4.女生保暖最重要的地方是腹部



下腹部是子宮卵巢的所在,除了吃冰貪涼之外,有不少愛美女生穿低腰褲、「短版上衣,露出小蠻腰、小肚子,讓腹部容易受寒,骨盆腔血液循環不好, 婦科疾病自然容易上身,請記得在洗澡時可用溫水多沖一下此區域,在月經前一週可以開始用熱敷袋或暖暖包熱敷下腹部約15分鐘,多少有幫助驅散寒 邪、溫暖子宮的效果。

關元穴是保養婦科的良穴

[位置]
肚臍下3寸(四手指幅寬),正當子宮上方穴位

[功效]
關護元陰元陽,調解子宮機能,促進氣血循環

[按摩方式]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10/10秒,經前熱敷下腹部15分鐘

穴道圖

護宮5.經後多吃「護腎、補陰血」食物


  • 蔬菜類:紅蘿蔔、黑木耳、菠菜、芥藍菜、花椰菜、紅鳳菜、香菇、茄子、紫菜、海帶、髮菜、番茄
  • 海鮮/肉類:烏骨雞、海參、魚皮、牛肉、豬肝
  • 水果類:櫻桃、蘋果、葡萄、草莓、藍莓、覆盆子、桑椹、黑醋栗、蔓越
  • 飲料飲品類:蔓越莓/蘋果/葡萄汁、紅豆湯、芝麻糊
  • 藥膳:何首烏、熟地、當歸、川芎、紅棗、枸杞

每個生理周期都是女性的一次重建,經期流失經血之後,氣隨血耗,容易缺乏元氣,經後7天內是攝取各式各樣抗老護腎、補陰養血食材的好時機,而這些食材通常多為深紫色、紅色及黑色食物。

臻觀中醫與澄觀中醫擁有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陣容,位於台北市、永和、台中市南屯區。中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 、過敏體質調理及埋線減重、抗衰老調理都累積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網站 澄觀中醫台中分院

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 ─ 張文馨醫師
經歷:台灣母嬰月子醫學會理事、聯發科、台灣微軟等各大企業講師、CLARINS薔薇果美胸霜發表會專家顧問、Dr. young醫美保養品發表會顧問、白蘭氏冬季刊燕窩特輯顧問、台灣中醫疼痛醫學會會員
著作:《變身超吸睛自然系美女》合著:《「你沒有理由瘦不下來」女中醫才知道的瘦身袐方》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低熱量、助消化、幫助減重,甚至還能夠促進血管健康抗氧化,超級食物「地瓜」好處多多,甚至還有人把地瓜當作飯的替代品食用。不過對於消化不良,以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地瓜卻可能反倒引發不適,甚至成為健康的殺手。

 

由於膳食纖維豐富、升糖指數低,地瓜相對於白米或馬鈴薯,在消化過程中血糖變化相對較緩慢,因此對於一般血糖調節機能正常的民眾而言,蕃薯具有預防糖尿的功能。不過在含糖量方面,則是另外一回事。雖然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但同樣重量的蕃薯所含有的糖分含量,是馬鈴薯的兩倍,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 ,音譯)解釋:「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一條小小的蕃薯,就可能導致血糖失控。」 

 

(編輯推薦:地瓜這樣吃,抗癌營養全沒了)

此外,對於消化不良的民眾而言,本來能夠促進消化的蕃薯,卻反而會導致反胃,甚至是胃酸逆流。由於蕃薯從澱粉轉化成糖分的過程中,產生的甜味會刺激胃壁粘膜,讓糖分在胃中產生異常的發酵作用、促進胃酸分泌,加上這些食物在胃中會呈現黏糊狀,難以與胃液混合、持續向下進行消化,因此會讓胃液向上逆流。隨著年齡增長,消化機能持續退化,這樣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嚴重。
 

料理影響升糖指數 烤番薯升糖指數將翻倍



如此一來,難道消化不好或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夠吃蕃薯了嗎?金醫師強調,其實重點還是在於料理方法。由於經過料理後的蕃薯,升糖指數也產生不小的變化、烤蕃薯甚至會翻倍,因此 最好避免。不過金醫師也補充:「蕃薯的吸收還是會因人而異,因此最好還是透過觀察食用後一小時的血糖指數,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態,進而確定能夠攝取的安全量。」如果在血糖指數在180以上,則要減少攝取,甚至避免。 (編輯推薦:過午不吃地瓜!地瓜餐將她從鬼門關前救回)
 

一吃蕃薯就反胃 中醫師教你配這些東西



對於消化不良的民眾則比較簡單,只要注意搭配攝取的飲食就好,金醫師解釋:「像是富含乳酸桿菌的泡菜,因為能夠幫助消化,因此就很適合跟地瓜一起吃。」此外,像是蘋果、橘子等富含果膠的水果,因為能夠保護胃壁並抑制食物在胃中發生異常發酵、減少氣體產生,只要一起攝取就能彌補所有蕃薯的缺點。

由於果膠在果皮的含量比較高,金醫師也提醒這些水果盡量要連皮攝取,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慢慢吃,才能避免給予腸胃過大的負擔。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乾濕切換不好,立秋病來找

2022  7  8 日 下午 4:16總編輯

87日立秋了,雖然盛夏的暑熱還沒消退,秋天的感受一點都不明顯,但是稍微留意一下,會發現早晚不再熱浪襲人,偶爾還有涼風吹過。立秋代表的是暑氣漸消,氣溫開始由熱轉涼,白天秋老虎肆虐還是炎熱,但日夜溫差與空氣濕度都在慢慢加大中。

秋天是一個過渡的季節,氣候從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立秋就是季節交替的起點,或者說是混雜交錯的時期,暑濕中夾帶秋燥,熱涼濕燥兼有,人體也要能適應這種過渡期,像是對溫差變化大,還有皮膚變乾燥的適應力。如果不注意養生保健,身體的調節力跟不上節氣的變化,這個時候就容易出現不舒服或是生病的狀況。

濕燥夾擊,水液代謝不平衡

立秋開始,燥邪當令,許多人開始明顯感覺皮膚乾、眼睛乾、喉嚨乾癢、大便乾燥等。有些人平時睡得還可以,到了秋天卻開始失眠或是早醒,而且老是感到口乾舌燥或眼睛乾澀。養生專家白雁說明,這其實是燥邪引發身體的氣機失衡,人體陰陽不能調和,陰虛的人就會有身體津液不足的問題發生。

既然身體乾燥,津液不足,那多喝水不就解決了嗎?白雁指出,其實經過一個夏季,人體攢下不少濕氣,排都排不掉,身體並不缺水。大量喝水除了多跑廁所造成頻尿外,過多水分積在臟腑,反而造成內臟蠕動吃力,增加身體更多負擔。

立秋引爆燥邪與濕邪的雙面交鋒,造成人體水液代謝功能失衡,使得身體裡該乾的不乾,該濕的不濕。就像很多水腫的人,其實都有便秘及乾咳的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將水分均勻分配到需要的地方,例如身體對外的開竅及大腸上。白雁說,這時候就需要多做慢運動,促進身體循環,氣血運行變好了,這些問題自然都能改善。

20170805a001a03-08-2022-01.jpg - 白雁家族之相關圖片 (4)..1-2-2019~

立秋節氣養生學2招:

微出汗,去濕消水腫

夏末秋初,暑濕之氣還在身上發酵,濕邪會破壞人體的脾胃功能,以及水分調控機能。當身上濕氣重,脾胃功能差,水分更排不出去,人就容易水腫。

加上白天氣溫高,早晚溫差大,一熱一涼很容易發生陰中暑,也就是暑濕型感冒,這類感冒常伴隨腸胃毛病,會有頭痛頭暈、腹痛腹瀉的情況發生。所以在立秋就要加緊健脾去濕調整體質,例如練習時尚慢動養生法效果就很好,每次練完出一身汗,能讓身體消水腫,並能有效調理脾胃,預防腸胃疾病。

滋陰潤燥,溫養腸胃

過去民間有「立秋貼秋膘」的習俗,由於天氣炎熱胃口不好,每到夏天人就瘦了,所以立秋這天就要大口吃肉來解饞補油水。但是要注意此時也是腸胃功能較弱的時候,下子吃太多肉類,反而會增加腸胃負擔。

秋主燥,燥邪會傷津耗氣,也跟濕邪一樣易傷人脾胃。虛冷的腸胃需要溫養,建議立秋進補以溫和養陰為主,可多食用開胃健脾和滋陰潤燥的飲食。

大圖圖片來源:storyblocks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文章出處:https://e-qi.org/article-0014#

 文章網址:https://blog.xuite.net/ct0118b/twblog/590484784

感恩 白雁家族 大師姐 分享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吃海鮮痛風還是牙起來?藥師警告:小心!這些都是隱藏元凶!

早安健康企劃2022-08-05 | 瀏覽數 186
 
 
 
 
 
 
你也有疑問嗎?明明已經少吃海鮮、火鍋,痛風還是時不時的牙起來嗎?回想最近是否攝取過量的高普林食物,卻都找不出原因!邱安婕藥師指出,尿酸值的高低除了取決於我們的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外,平常服用的藥品可能也是導致尿酸值下不來的主因之一。痛風到底怎麼來
「風吹過就會痛」、「痛起來要人命」不是誇大其辭,相信是只有痛風患者才會明白的夢魘,會造成痛風背後的原因就是「高尿酸」。當吃進的食物與老廢細胞分解時,就會釋出原本組成DNA的成分─普林,體內約有20%的普林是來自飲食,其餘的80%是透過老廢細胞代謝而來。普林再經肝臟代謝後即產生尿酸,而尿酸過多無法由腎臟排出或是結晶堆積在關節、腎臟等部位,引起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就稱作痛風。
痛風有4階段,有可能你已經是痛風前期!
不過並非所有高尿酸的患者都會立即遇上痛風發作,在臨床上,大致可將痛風分為四個階段: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超過7毫克以上,女生超過6毫克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不過通常這階段的患者身體不會有特別的症狀,沒有透過健檢或血檢是相當難察覺的。

2. 急性痛風關節炎:如果尿酸沒有控制好,高尿酸血症有10%左右會演變為痛風,當進入到急性痛風關節炎時, 多半的病患在單一部位有輕微疼痛與腫脹,例如腳趾、膝蓋、腳踝,幾個小時內關節紅、腫、熱、痛的不適會達到高點,通常好發在夜晚、清晨,嚴重時病患無法正常走動,甚至會出現一吹到風就牙起來的疼痛感!

3. 緩解期:一般來說急性痛風的症狀最多在1-2星期內都會獲得緩解,而2次急性痛風之間也被稱為不發作期間,如果日常不做任何調整或治療,中間的緩解期將會縮短、且讓發作次數更頻繁!

4.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如果放任痛風反反覆覆發作,容易讓尿酸結晶堆積在泌尿道、腎臟、肌腱、骨頭關節等構造,就會進入最嚴重的階段,慢性痛風石關節炎,嚴重會造成多處關節僵硬或變形,無法順利彎曲,影響日常生活。

診治方式大不同!痛了就吃止痛藥?
針對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醫學界認為在這個階段不一定非要透過藥物治療,藉由體重控制、多喝水、避免攝取酒精、或是海鮮、肉類等高普林食物的方式,來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值,再透過定期血檢持續追蹤即可。
 
但當急性痛風發作的時候,為了舒緩難以忍受的疼痛,會使用像是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素來緩解,而且建議當發作初期或稍微有疼痛預兆時,盡早使用消炎止痛藥物,止痛效果愈好唷!

而在痛風石階段的患者,專家一般會建議使用降尿酸藥物並搭配止痛藥使用,但如果同時透過生活調整與飲食控制,可以有效減少藥物使用量!除非真的嚴重到無法行走或影響日常生活,才會建議開刀移除。

注意秋水仙素、止痛藥的副作用
其中要特別要注意止痛藥的副作用,像是類固醇一開始服用時食慾會增加,以致體重上升或是引起水腫,長期服用下也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可能造成血壓的升高,影響降血壓藥物的療效外,還可能造成體內水分無法排出,使腎臟功能惡化;再來是常見的秋水仙素,如果過量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喉嚨燒灼等症狀,甚至影響到肝、腎臟功能。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7大高危險族群
1. 男性:根據統計,痛風發作的男女比約為6:1,女性比起男性有先天上的優勢,因為女性荷爾蒙能促進尿酸排泄。不過當女性一旦停經後,痛風發作的機率也會隨之上升! 

2. 愛喝酒的人:因為酒精會讓體內產生乳酸,而尿酸跟乳酸都是需要排出體外的物質,他們彼此會相互競爭,但乳酸比尿酸更加強勢,因此尿酸排出去的量就少了。

3. 愛吃海鮮、肉類者:雖然飲食只佔了普林來源的20%,但像是海鮮、肉類、海帶等都屬於高普林的食物,吃多了還是會讓體內的尿酸來源增加,造成代謝負擔。

4. 中老年人:根據多國的統計,痛風盛行率會隨著年紀逐漸增加,不過最近的調查也顯示痛風逐漸年輕化,過去20年來,20歲就痛風發作的比例從8%,飆升到25%,因此不管哪個年齡層都需要多加留意。

5. 具痛風家族史:如果你的直系血親具有痛風病史,痛風機率也會是一般人的2倍之多。

6. 肥胖或本身就是三高患者:當BMI超過25或本身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患者,也比一般人有較高的痛風機率唷!
7. 常見用藥:利尿劑型的高血壓藥物或是低劑量的阿斯匹靈 ,會使血液中的尿酸值上升,進而誘發痛風發作,必須格外小心!

日常保健怎麼做?
1. 檢視痛風的風險指數:可以根據剛才所說的項目,評估自身的風險,找出尿酸偏高的原因。
2. 定期血檢(健檢):因為初期尿酸偏高不太有症狀,建議定期健檢或是透過免費的健檢資源追蹤自己的尿酸值。
3. 用藥必須依照醫師指示:不管是止痛藥還是降尿酸藥物,都須經過醫師評估再進行用藥, 如果懷疑高尿酸血症 是藥物所引起的,可以與醫師進一步討論用藥,千萬不可以擅自停藥。
4. 攝取抗氧化的營養素:日常可以攝取像是維生素C、E、兒茶素、山桑子、葡萄籽等營養素。
5. 調整生活或飲食習慣:少攝取海鮮、肉類、肉湯、含糖飲料,也盡量避免攝取過多酒精,平時多喝水、維持正常體重,雙管齊下減少尿酸形成、增加代謝才是根本之道,或選擇仿間最近常聽到的日本專利解晶代謝科技的保健成分加以輔助!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網》一肚子氣好難受 營養師授10招改善胃脹氣

2022/08/02 08:37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天想穿上清涼、合身衣物,但小腹微凸好尷尬,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有時小腹凸並不是胖,而是脹氣,腹部時常脹脹的或頻繁排氣、腹痛、腹脹導致食慾不振都有可能是脹氣症狀,她也提出10招改善胃脹氣,一起和困擾的小腹說再見。

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表示,其實每個人消化道都會製造氣體,排除氣體就是依靠打嗝和放屁,若氣體過多,可能就會引發腹脹甚至腹痛,常見產生氣體的原因為平時吞入的空氣及因大腸細菌分解未消化食物所產生的氣體。

減少易產氣食物

可減少易脹氣的食物,澱粉類中的豆類,例如紅豆、綠豆、黃豆、豌豆等都屬於易產氣食物,另外,像是地瓜、大小麥製品、糯米、馬鈴薯、玉米等,有時也會造成脹氣問題;植物性蛋白質,如黃豆、豆漿、豆製品等也易產氣。

蔬菜類的青蔥、洋蔥、大蒜、韭菜、青花菜、包心菜與水果及其加工製品,像是果乾、龍眼乾、香蕉、柿子等也應減少食用,避免脹氣更嚴重,但畢竟這些天然食材都是健康、營養的,不要以偏概全,可一種一種作嘗試及改善或少量無妨。

避免氣泡飲品

飲品中的氣泡會導致吞下更多空氣,建議如果脹氣,可樂、啤酒就少喝點。

少吃高飽和脂肪食物

炸物、甜食,需更長時間消化,尤其高脂肪食物所需的消化時間也較長,建議高飽脂肪攝取量要限制在每日攝入總熱量的10%之內。

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

奇異果、木瓜、鳳梨中的酵素可幫助消化、調節消化功能。

 

高敏敏分享,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可幫助消化、調節消化功能,如奇異果。(圖取自freepik)

 

定時吃好菌

定時的幫助補充好菌、替消化道注入生力軍,鞏固體內菌叢生態,可攝取無糖優酪乳或優格幫助調整。

細嚼慢嚥 少說話

時常狼吞虎嚥或吃飯說話,容易吃進更多空氣,建議放慢吃飯速度並少說話,且一餐至少吃滿20分鐘以上。

乳糖不耐者改喝發酵乳製品

乳糖不耐者吃進大量乳糖容易脹氣、腹瀉、腹痛,建議可改成喝優酪乳、吃優格等發酵乳製品,同時也能補充每日所需的鈣質及益生菌。

以水代酒

酒精會讓小腸中的細菌大量滋長。

改善鼻過敏

鼻塞、過敏的人 常常會不自覺用嘴巴呼吸,導致吞進較多空氣,建議有此症狀的人應先想辦法改善過敏或相關症狀。

少久坐 多運動

餐後不要馬上坐著,可起身動一動幫助消化或是到戶外散步。

高敏敏提醒,易產氣的食物,不是說不能吃,而是有脹氣困擾的民眾要減少攝取,若是已減少攝取產氣食物,脹氣問題還是沒感善的話,一定要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釐清原因、對症下藥,以免造成其他身體負擔。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瀏覽數 8,501
 
 
 
 
 
 
身體內建5位排毒大師!這樣淨空毒素,就是在遠離癌症威脅
您家中的垃圾大概多久倒一次呢?常做菜的話,只要一天沒清,就會產生讓人無法忍受的異味、滋生蚊蠅。我們身體的排毒機制也很像倒垃圾的概念,隨時都要清,例如糞便就是其中之一。排不出的宿便累積在體內會有多可怕?最「毒」的結果就是造成大腸息肉與大腸癌。
 

身體內建5位排毒大師

  還好我們的身體有好幾位「排毒大師」,每週1天,清廢解毒體內大掃除,最棒又沒有副作用的科學排毒法。照顧好體內自建五大排毒器官,不怕各種毒與污染來攻擊。

肝臟:解毒中心


肝臟之所以常被稱為沉默的器官,是因為它的內部沒有神經分布(肝臟外部有),一旦有腫瘤發生在內部,病人會完全沒有感覺。

我的肝健康嗎?遠離傷肝的這2種毒:
  1. 避免酒精、高糖、高油食物,造成脂肪肝與肝硬化
  2. 遠離肝炎的毒,近9成肝癌都是因為B型或C型肝炎病變

腎臟:排毒之王

腎臟是「排毒大師」,它扛起人體主要的排毒功能。一旦人體的解毒功能只剩下15到10%時,就得洗腎!不珍惜使用,好腎就會變壞腎,最後走到洗腎室。

保養就是排毒,6個預防腎臟中毒的方法報你知:
  1. 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定期檢查
  2. 不要熬夜
  3. 至少4小時上一次廁所
  4. 少喝酒
  5. 控制血糖,小心糖尿病
  6. 少吃止痛、不吃來歷不明的補品

肺臟:空氣清淨大師

肺臟是人體內建的空氣清淨大師。人如果沒有呼吸,幾分鐘之內就會休克。只要缺氧1到2分鐘,心臟就會缺氧而停止跳動,腦部也會因細胞缺氧而昏迷,造成永久性傷害。

肺癌最毒!死亡率第一名,排肺毒5招告訴你:
 
  1. 戒菸並遠離二手菸
  2. 多吃養肺食材,如胡蘿蔔、番茄、洋蔥與花椰菜
  3. 遠離空污環境,料理時盡量選擇少油煙,並開啟抽油煙機
  4. 健康檢查,早期的治癒率可高達8、9成
  5. 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也減少人工香味(如芳香劑)的使用

心臟:生命轉運站

心臟是血液運轉的中心,舉凡思考、判斷力、語言等智能精神活動都跟心臟有關,所以一旦心臟功能不好,就會出現精神不安、記憶力障礙與睡眠失調等現象。

排出堵塞血管的「不良物」,護心排毒的5種方法:
  1. 控制血糖與三高
  2. 保持健康體重
  3. 戒菸(研究顯示,戒菸一年,心臟病發的風險減半)
  4. 運動延緩血管的老化
  5. 常保平靜的心,時時冷靜,情緒不大起大落才能保護心臟

腸道:免疫力女神

你一定也聽過腸道是「人的第2個大腦」,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人體所需要的養份都在腸道處被分解成小分子,才能被血液與淋巴吸收運用。

世界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就是大腸癌,防癌4提醒:
  1. 50歲以上的族群最好定期篩檢
  2. 體重過重與運動量太少
  3. 腺瘤狀息肉癌變
  4. 多吃攝取富含膳食纖維、未加工的五穀根莖類,以及豆類、蔬菜水果與優格

【高膳食纖維食材看這裡】
  • 豆類:黑豆、黃豆、紅豆、綠豆
  • 蔬菜:牛蒡、秋葵、香菇、青花菜、海帶、苦瓜、地瓜葉
  • 水果:百香果、紅心芭樂、芭樂、奇異果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疫情改變生活習慣 營養師推薦少負擔飲食成潮流

 

疫情改變大眾的飲食習慣與行為,同時也讓外送熱潮的興起。有55% 以上民眾每月訂購外送平均達 6.1 次 *1,可見外送點餐需求隨著疫情影響更加蓬勃,民眾如何在琳瑯滿目的外送餐點中,點餐的同時兼顧身體健康成為一大挑戰。加上民眾為降低接觸風險,生活方式也隨之調整,像是減少去健身房或戶外運動的頻率,使得日常運動量及活動度大幅遞減。在這樣的改變下,健康議題更應該受到大眾的關注。

營養師趙函穎指出,在後疫情時代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變化已成事實,像是運動量減少,就會影響基礎代謝率;而外送APP加點餐飲誘惑多、點餐又方便,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點太多攝取過多熱量,也難以兼顧營養均衡;同時,這樣的飲食方式也較難落實國健署建議的營養攝取份數,導致某些營養攝取過多,這些都會對身體會造成負擔,導致營養不均衡。

疫情改變大眾飲食
趙函穎提醒不但要建立「少負擔飲食」觀念,同時也應遵照國健署建議的飲食攝取份數,特別是蛋白質食物,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讓營養更均衡、來減輕身體的負擔。像是的植物奶系列就是「少負擔飲食」中不錯的選擇。植物奶以植物做為原料來源,含有膳食纖維、蛋白質,能促進腸道蠕動、也有助於肌肉生長。而植物奶中,最耳熟能詳且方便取得的產品非「豆漿」莫屬,國健署也建議豆類為蛋白質最優先的攝取來源。豆漿除了可補充每日所需蛋白質外,也能取代部分動物性蛋白質,以較少的負擔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營養師少負擔飲食觀念
其它像是含有胚芽、花生及芝麻等植物營養的糙米漿,或是有加豆漿、同時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的「高纖」燕麥奶,都是植物奶的好選擇之一。趙函穎呼籲在後疫情時代,因應飲食及行為改變,維持健康的方式也要隨之調整,只要掌握「少負擔飲食」觀念,每週一三五共三次(一週至少三次以上),從原本的飲料、湯品改為豆漿或燕麥奶,就可以讓身體少負擔、營養更均衡。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說「春天養肝、夏天養心」,但夏天為何要養心?養心又該怎麼做?中醫師樓中亮表示,「心為火臟,燭照萬物」,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而入夏後天氣逐漸炎熱,心氣也容易浮動,容易出現睡不安、吃不下等狀況,還會影響全身水液代謝及汗液調節,因此夏天護心很重要。

夏天養心大法

樓中亮建議,夏天除了可以吃醋花生、桂圓蛋湯養心外,也可以食用麥門冬蘆根湯、芹菜飯等,照顧心臟。

1.麥門冬蘆根湯

樓中亮說明,麥門冬蘆根湯適合夏天出汗多、心煩、口渴者飲用。

食材:鮮蘆根30克或乾蘆根15課、麥門冬15克。

作法:將食材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也可一同煎水服用。

 

2.芹菜飯

將芹菜飯三餐當飯吃,長期可改善高血壓。

食材:芹菜、米。

作法:將芹菜數根洗乾淨,剁碎之後跟米一起煮。

 

夏天常見3大疑難雜症

樓中亮指出,夏天自律神經會較為亢進,進而影響人體多個臟器的活動,導致食慾變差、煩躁易怒等,他特別舉例3個民眾在夏季常見疑難雜症。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3海報.jpg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瀏覽數 24,550
 
 
 
 
 
 
肝腸積毒百病生!6款排毒蔬果幫身體大掃除
腸道是消化機能裡不可或缺的器官,能除去體內的有害物質。

而隨著日常生活裡,我們接收著各式各樣的毒素,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水分攝取不足、營養失衡、運動不足等各種原因,對肝臟和腸道帶來負擔,讓體內囤積毒素,就會導致各種疾病。 除了控制砂糖、脂質、酒精以及咖啡因的攝取之外,還可透過有著優異抗氧化作用和利尿效果的6種蔬果,來幫助腸道與肝臟排出體內囤積毒素!
 

肝腸積毒百病生,6款排毒蔬果趕快記下來

 
 
  • 葡萄:葡萄是鉀和膳食纖維的來源,天然的利尿以及通便效果能夠淨化腸內和血液,以優異的抗氧化力有益於肝臟。肝臟有著淨化全身血液、分解食物中毒素的功用,對於健康十分重要。日本研究發現,葡萄含有的白藜蘆醇有優異抗氧化效果,能預防肝臟疾病,提振肝臟健康的效果。
     
  • 柳橙:維生素C含量豐富,能夠提高抵抗力,鉀、鈉、鎂等礦物質含量高,能夠減輕壓力、調整血壓以及安定心神,還具有抗氧化的效果。 
     
  • 蘋果:蘋果中同時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以及不溶性膳食纖維「纖維素」,果膠能預防體內糖分和脂肪的吸收,並吸附腸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和能重整腸道環境的纖維素具有相乘效果,有益於減肥以及排出體內囤積毒素。
     
  • 芹菜:能夠減少壞膽固醇,讓腎臟維持正常機能,排毒利尿,還有預防胃癌與結腸癌的效果。
     
  • 番茄:番茄中的維生素以及茄紅素含量高,抗氧化效果強,具有排毒和增加免疫力的效果。維生素A能夠預防便祕和下痢,維持眼睛和腸道的健康。 
     
  • 朝鮮薊:朝鮮薊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E以及礦物質鉀、鈣、鎂,而膳食纖維含量也比牛蒡多1.5倍。能夠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同時也對於消化不良症狀、腹脹、過敏性大腸症、嘔吐等具有減輕的效果。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腸癌是癌症發生率第1名!排腸毒5種食物是腸道清道夫

 

有一句夜市裡的金句:「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聽起來很有趣,但也是真的。我們的消化系統中,小腸真的是由大腸包覆著,它們兩個是一起工作的好夥伴,合作無間。

你一定也聽過腸道是「人的第2個大腦」這句話,因為它有數百萬個神經元,能夠獨立運作,不需要聽大腦的指揮,可以自行發號施令。

但它最重要的功能不是鬧獨立要分家,而是消化吸收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人體所需要的養份都在腸道處被分解成小分子,才能被血液與淋巴吸收運用。 


 

大腸癌又第一名了,解腸毒最重要的2個動作



台灣十大死因的榜首一直是癌症,且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就是大腸癌。造成大腸癌的原因有遺傳、肥胖、抽菸與飲食等等,其中飲食又是舉足輕重的關鍵。

高脂、過多的紅肉飲食、高度加工品與過低纖維質的攝取太少都有關。而大腸息肉也被認為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大約有3成的成人有大腸息肉,須透過健康檢查來發現與治療。

腸道的毒素主要來自於壞菌、糞便、不良飲食習慣,以及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1. 菌叢失衡的毒:正常的腸道生態是處於「平衡」的狀態,腸道菌種越多樣,越能穩定生態平衡。一旦壞菌數量太多,就會引起發炎反應,從過敏、代謝問題、腸道發炎與免疫疾病等等。而影響菌叢生態的原因就是飲食。如果你常常脹氣、腹瀉或便祕,腸道的菌叢可能已經失衡,壞菌佔上風了。

    解毒這樣做:培養好菌養出體內好風水:調查發現,開發中國家(如非洲地區)的人們,腸道的菌種比起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還要豐富,原因正是他們吃較多原型未加工的食物。好消息是你不用搬去非洲,透過具有益生元的飲食就能保持或調整好菌叢生態,就能培養出體內好風水。

    常吃:經常攝取富含膳食纖維、未加工的五穀根莖類,如燕麥、糙米、南瓜與地瓜,以及豆類、蔬菜(如洋蔥、大蒜、牛蒡)水果與優格,都能在體內培養好菌,並促進腸道蠕動。

    少吃:高度加工品、高脂高糖份的精緻食品是養不出好菌的,反而會讓壞菌開心繁殖。此外若因生病必須服用抗生素,它會六親不認的把好菌、壞菌都殺光。所以服藥期間腸道的菌叢生態也會受到影響。
     
  2. 糞便存太久的毒:糞便是在大腸系統中最後產出的廢物,既然是人體不要的,當然就像垃圾一樣,最好每天清。宿便問題困擾許多人,但一定有毒嗎?這點在中、西醫看法各有不同,西醫沒有「宿便」的說法,而是便祕,且需一週排便不到3次,且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才叫便祕。中醫則認為,不需要的廢物存在體內就是一種毒,且宿便會影響營養吸收、產生燥熱,間接造成心情煩燥等等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期化妝品先別急著丟!5大妙用報你知:口紅能去除發黑銀飾、乳液乳霜可以滋養手指

許多人家裡都有不少化妝品、保養品,不管你是用過幾次後發現不適合自己,或是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每次斷捨離的時候,都難免會清出一堆過期的東西,心疼歸心疼,但是這些過期產品,雖然不能繼續用在臉上,但是還有其他用途!

保存期限怎麼看

許多人有「囤貨」習慣,開封過的產品和未開封的產品保存期限也不相同,一般來說,粉底開封過盡量在6個月內淘汰,過期會傷害皮膚;防曬則是6-12個月,過期防曬效果會大打折扣;睫毛膏、眼線液等約6-8個月,過期容易沾染細菌導致眼睛發炎;腮紅、眼影、其他粉狀化妝品則是1-2年,粉質化妝品保質期相對長一些,但是如果顏色或味道變了,請立即停止使用;口紅則是1年半左右,過期使用小心得口唇炎。

 

過期化妝品妙用

化妝台斷捨離時,如果發現過期產品,有哪些可以再次利用呢?

1.過期口紅:家裡的銀製品或者首飾,如果出現了變黑的情況,可以將過期口紅塗在餐巾紙上,反覆摩擦在變黑的位置,就能恢復原來的嶄新面貌。

2.過期化妝水:如果是滋養型的化妝水,可以用作皮具護理、身體滋養;如果是清潔型的,可以用化妝棉擦拭手機或電腦屏幕,而且也不會傷害螢幕表面。

3.過期蜜粉,粉餅:可以用小布袋包起來,作為乾燥劑;也可以當作頭髮乾爽劑,用手輕拍一點在頭髮油膩的地方,瞬間乾爽不少。

4.過期唇膏:唇膏和髮蠟成分相似,在梳子上塗一些,再梳理頭髮,可以防止靜電和一點定型作用。
防止磨腳:有時候新買的鞋子難免磨腳,在腳後跟抹一點唇膏,就能避免腳跟受傷。
香水留香:噴香水前,用唇膏先塗抹想要噴灑的位置,可以讓香水留香更久。
 
5.過期乳液、乳霜:護理身體:可以塗在手肘、腳跟、膝蓋等角質比較厚的地方。
滋養指甲:可以用化妝棉擠上乳液,包裹指甲10-15分鐘再取下,可以達到滋養指甲的效果,指甲也會更加有光澤。

6.皮具護理:乳液和乳霜用於皮鞋、皮衣、皮椅的護理,可以解決小刮痕或者乾燥開裂的問題。
去除污跡:牆面上如果有些髒污,用濕毛巾可能很難擦拭乾淨,但是取點乳霜在牆上塗抹一下,再用毛巾擦拭,基本污漬就能去除了。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行萬步難達標?新研究:每天7千步最高降7成死亡率

 瀏覽數 15,381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每天走一萬步不僅可以讓身體健康,甚至還可以達到瘦身功效!相信不少民眾都曾聽過此說法。不過,若僅僅只是為了健康效果,或許不用再每天日行萬步那麼累了,研究指出,每天走7000步,即可有效降低最多7成的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結果建立在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結果之上,早在2019年時,哈佛就有研究指出,每天步行約4400步就可以顯著降低年長女性(平均72歲)的死亡風險,推測也許高齡者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運動,就可以獲得相當的健康益處。 麻薩諸塞大學去年9月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公開了新研究。研究對象為2110位成人,平均追蹤了10.8年並將其分成3組(每天少於7000步、每天走7000~9999步、每天多於10000步),發現和每天未走到7000步的民眾相比,每天至少走7000步的民眾可降低50~70%的死亡率。

至於每天走超過10000步,或是走路的速度等因素,則與降低死亡風險無關。麻薩諸塞大學副教授、研究作者Amanda Paluch指出,日行萬步的常見建議只不過是緣自於數年前的日本計步器行銷廣告,走超過萬步並不會對健康帶來任何額外好處。
 

走路對健康好處多,一次鍛鍊大腿肌群,提升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



每天走路能對人體帶來不少好處,除了可釋放壓力外,甚至還可以降低罹患青光眼、失智症(認知症)的機率,並且可增加抵抗力、預防心血管疾病。

由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詹鼎正審定的《慢老》一書中也提到,日本醫學博士青柳幸利表示,藉由快走(中強度運動)等有氧運動,可以鍛鍊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走大步一點,就能鍛鍊到大腿肌群。

營養學博士宇多川久美子也曾指出,由於全身有超過一半的肌肉集中在腳上,走路是有效率地增加運動量的方法,能一次鍛鍊多處肌肉。此外,也能提升小腿將血液送回心臟的能力,使血液循環更順暢,提升新陳代謝。

根據目前WHO的建議,成人每周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不過,由於探討步數、健康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較有限,目前並沒有關於步數的建議。

每天走1萬步或許困難,不過下次在散步時若民眾能想到這份研究,或許就可以稍微提起動力,努力一下,以7000步為目標,獲得顯著的健康效益。

亞新切削刀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